有这个特征的人,更容易得癌症!看看你中招了吗?

文章来源:健康之路网发布时间:2025-09-05 11:23:28举报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无休止的家务…每个人都在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压力。


目前多项科学研究已证实[1],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会给身体埋下许多健康隐患,甚至可能成为引发癌症的 “帮凶”!

(图源:文献[1]官网截图)


你扛住的每一分压力,

都在“激活”身体里的癌细胞!


一项覆盖16万人的国际研究发现,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人群,患癌风险比普通人高出40%[2]。而压力之所以能够致癌,主要通过这2个途径:


压力会促使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3]压力容易扰乱激素平衡,促使压力激素(肾上腺素、皮质醇)过量分泌,导致正常细胞异常增殖,并发展为癌细胞。


压力会破坏免疫系统功能,无法“杀死”癌细胞:抑制免疫细胞活性,使得免疫防线变弱,无法及时识别并消灭癌细胞,进而使癌细胞增殖,最终形成肿瘤。


(图源:文献[3]官网截图)


值得警惕的是,压力常常在不知不觉中累积!它破坏内分泌、削弱免疫力的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


初期常表现为疲倦、食欲差等症状,很像是工作劳累的正常反应,让我们放松了警惕,但任由压力状态持续,很可能逐步发展为器官病变,甚至增加癌症风险!


接下来,小薇将带大家对照 “压力危害等级表”,看看你的身体处于压力伤害的哪一级 !


压力危害表现有3级,

速查你身体的压力等级!



1级压力表现:

  • 入睡困难/早醒(凌晨惊醒后难以入睡)

  • 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

  • 容易口腔溃疡、皮肤过敏;

  • 容易生气或烦躁。


★小薇提醒:若上述症状已持续2周以上,很可能是压力引发的不适表现,建议及时调节。



2级压力表现:

  • 频繁头痛/胃痛/肌肉疼痛;

  • 感冒很久才能痊愈;

  • 腹胀、腹泻、便秘情况交替出现;

  • 可能出现疱疹、荨麻疹;

  • 血脂、血糖等指标逼近危险值。


★小薇提醒:若相关症状已持续存在3个月以上,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查是否为压力引发的不适表现,或由其他疾病所致。




3级压力表现:

  • 入睡困难/早醒,出现记忆力严重下降;

  • 胸口发紧、轻微刺痛或闷胀感,但通常不会持续很久;

  • 出现严重月经紊乱(原本正常的周期,现在时长时短,波动超过10天,甚至闭经)

  • 可能查出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胃炎或胃溃疡等疾病。


★小薇提醒:若相关症状已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说明压力可能造成了一些疾病反应,需要及时就医确诊排查,并进行治疗。


所以,想不让压力拖垮身体,就得在1-2级压力症状冒头时及时解压,避免伤害更加严重!


小薇来给大家推荐一个亲测有用的解压好方法,那就是——


“公园20分钟效应”

日常解压超有用!


“公园20分钟效应”,是最近在社交平台爆火的解压方式。


(图片来自微博)


研究表明,在公园、绿地等自然环境中静坐20-30分钟,能显著降低血液中的压力激素(皮质醇),进而缓解身体的压力反应,让人心情愉悦。


并且,自然环境的绿植、光线、声音和气味等元素,也有助于放松大脑前额叶皮质,帮助缓解压力带来的脑力疲劳,让身心同步解压。



如果大家还想让减压效果更上一层楼,可以试着前20分钟静坐放松,后20分钟散步或快走,既能锻炼身体、促进新陈代谢,又能强化减压效果,健康好处1+1>2。



小薇想对大家说:别再对自己说 “等忙完这阵就休息” 了,压力只会在拖延中越攒越重。


从今天起,不妨每天抽20分钟去公园走走,帮自己舒缓压力;要是没时间去公园,也可以多吃些柑橘类水果,或是听听喜欢的音乐,这些做法都能刺激大脑愉悦感相关的神经,让人开心起来。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记得给小薇“点赞+在看”,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参考文献 

[1]Yang, H., Xia, L., Chen, J., Zhang,G., & Ma, Y. (2019). Stress–glucocorticoid–TSC22D3 axis compromises therapy-induced antitumor immunity. Nature Medicine, 25(9), 1428-1441.

[2]Batty G D , Russ T C , Stamatakis 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relation to site specific cancer mortality[J].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17(8090):356.

[3] Eckerling A , Ricon-Becker I , Sorski L ,et al.Stress and cancer: mechanisms, significa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J].Nature reviews. Cancer, 2021.DOI:10.1038/s41568-021-00395-5.



举报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