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痒,很可能是得了眼病,但很多眼病都伴随着这一症状,让人很难辨别。
不过,有三种常见的眼病,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眼睛的分泌物来初步判断、辨别。
今天小薇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当你的眼睛发痒,但没有什么特别的分泌物,并且还伴随着: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状况。
这时你需要考虑,你可能是患上了——干眼症。
导致干眼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
疾病:患有其他眼部疾病(如泪腺、睑板腺功能异常等)、维生素A或雄激素缺乏,还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痛风、严重的肝功能异常等)等;
环境:空气污染、高海拔、低湿度、强风力等;
生活方式:长时间对着电脑手机、睡眠不足、长时间驾驶等;
其他:焦虑、抑郁等。
值得注意的是更年期的女性及老年人更容易患上干眼症。
如何预防干眼症
1、注意用眼习惯,连续在电脑、手机屏幕前的时间不宜过长,每隔1小时休息5-10分钟,尽量远眺放松眼部。屏幕亮度不宜过亮,调整好与眼睛的距离位置,电脑放置的位置最好略低于眼水平线10至20厘米。
2、不宜长时间佩戴隐形眼睛,容易造成眼睛干涩。
3、注意饮食调理,多补充维生素A、C、D,例如多吃胡萝卜、水果、海产品等。
过敏性结膜炎是最常见的眼病之一,过敏反应会刺激结膜产生一些白色的分泌物,而且通常还会越揉越痒,流泪红肿,严重的患者还可能有烧灼感,结膜水肿等。(轻度的过敏性结膜炎的表现症状也可能是痒但没有分泌物)
过敏性结膜炎主要有5种: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最常见,常见于春夏季节,主要与室外空气中传播的花粉、草粉有关;
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
常年发病,可因季节加重,主要与尘螨、霉菌等室内常年过敏原有关;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多见于青少年,常在春夏季发生或加重,潮热地区发病率较高;
巨乳头性结膜炎
与配戴角膜接触镜、义眼、暴露的缝线有关;
特应性角结膜炎
是一种与特应性皮炎相关的的角结膜炎,先天过敏体质是主要因素,发病年龄高峰多在30~50岁。
导致过敏性结膜炎的因素通常是我们所说的“过敏原”,当眼部表面的结膜与“过敏原”粒子接触后,就会产生过敏反应。
如何预防过敏性结膜炎
1、改善生活环境,彻底打扫室内卫生,减少尘螨。
2、季节性花粉过敏者,在花粉多的季节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3、锻炼身体,规律作息,增强体质,使自身对抗过敏发作的潜能提高。
4、可在医生的建议下,在春夏季来临前用一些肥大细胞稳定剂滴眼液,如色甘酸钠等,起到预防的作用。
如果你的眼睛出现瘙痒的状况,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并且还伴随了一些黄色的分泌物(少数情况可能是白色或绿色),眼睑的分泌物凝固粘连眼皮,导致晨间醒来睁眼困难,那你有可能是患上了细菌性结膜炎。
那些眼睑的分泌物,就是细菌感染的产物。
细菌性结膜炎有很强的传染性,一般是单眼发病,患者在未注意的时候,通过手部接触,就非常容易波及到双眼。同时通过接触过眼部的生活用品,也极易传染给他人。
细菌性结膜炎有超急性、急性或亚急性、慢性之别,各自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不尽相同。
如果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可能会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
例如,感染累及角膜并发生角膜炎时,就有可能会影响视力;严重或慢性结膜炎可发生永久性改变,如结膜瘢痕导致的睑球粘连、眼睑变形或继发干眼症。
所以如果有以上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细菌性结膜炎
1、注意个人卫生,细菌性结膜炎多为接触传染,不要用手、衣袖,去揉眼睛。
2、日常生活用品不要跟他人混用,特别是毛巾、脸盆等接触到眼睛的用品。
3、如果家中有急性期患者,需隔离并且对患者的日常用品进行严格消毒。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保护眼睛,要从日常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果遇到了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