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1型糖尿病11年最终康复,不放弃才有康复的希望!

文章来源:健康之路网发布时间:2019-11-15 19:54:31举报

(本文为患者口述整理,为保护患者隐私,文中隐去个人信息。)


在我十八岁的时候,就得了“绝症”。


虽然没有癌症那么可怕,但是这种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治不好,要带着它活一辈子,它就是糖尿病。


我至今还记得被确诊时的情景,2004年5月,高考马上来临了,所有人都在拼了命的复习、刷题,而我在这时候倒下了。


口干、恶心、呕吐,嘴里还有怪味儿,整个人像散了架一样,到医院检查,初步判定是糖尿病引起的酮症酸中毒,当天就安排住院治疗了。


当时还没意识到问题严重,也因为不想耽误考试,住了几天院,症状好转了就匆匆出院继续复习。但是没几天就开始高烧不退,上呼吸道感染,连续三天高烧不退,晕眩,又住进了医院。



当时我整个人像被抽光了力气一样,意识也开始涣散,只能拽着病床边爸爸,用微弱的声音说:“爸爸救我,救我,我还想上大学……”。


后来情况好转,出院以后也赶上了高考,虽然耽误了近一个月的复习时间,但还是考上了大学,后来和同龄人一样,上学、毕业、工作。


但和同龄人不同的是,我成了一个药罐子。降糖药、胰岛素成了标配。在这期间,体质越来越差。第一就是睡眠很差,要么整晚睡不着,要么就是总做梦,然后被惊醒,有的时候睡一晚上,早上起来就像熬了夜,精神很差;其次是特别容易感冒发烧,一感冒发烧就半个多月不会好。


看着别人都在讨论今天去哪儿吃好吃的,哪儿又开了新店,周末去哪里玩,我只能默默的去医院检查、开药。还因为时不时的住院,工作也很不稳定,换了一个又一个。感觉得了糖尿病,就像永远和健康说了再见,简单活着也都要拼尽全力。


到了2015年,情况更糟了,血糖开始控制不住,出现了三多一少的症状,特别是暴瘦,一下几十斤的体重掉下来。去医院检查,体现胰岛功能的指标~空腹C肽值只有0.4,参考标准是1.1-4.4,空腹胰岛素水平只有0.5,正常应该是2.6-24.9。



医生告诉我,我的胰岛功能已经丧失一大半了,已经变成了1型糖尿病。后来住了8天院,三多一少的症状好转了,但是出院以后,要增加胰岛素剂量才能维持,一天要打40~50个单位。


因为要测血糖,十根手指没有一块好肉,这是一种多痛苦的体验。更可怕的是,我的体力变得很差,走个100米,就要停下来大喘气,我才不到30岁啊!


“苟延残喘”是那段时间脑子里冒出最多的词,我甚至觉得死亡都离我不远。


但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下半生。


因为得了慢性病要经常上医院,我碰到了一个有段时间没见面的病友,她以前也是糖尿病,当时来复查,结果是指标都恢复的挺好的。我很惊讶,问她怎么做到的。她说找了一位研究院的刘院长看的,再不用每天扎针那么痛苦了。


糖尿病能不打针了?我的心突然跳了一下,难道我这病还有救?于是我去问了医生,去问一些朋友,得到的答复都是,“糖尿病治不好,只能终身控制,何况1型。”,自己去百度一下,得到的答案基本也只能归结三个字,不可能。



我瞬间就灰心了,想想也是,如果能治好,哪儿还有这么多糖尿病人呢?就把这事儿搁在了一边。


之后依旧是一日三餐打胰岛素的日子,有一天,没什么胃口,饭吃了少了些,加上整理房间有些累,马上就心慌,头晕,本想去厨房倒杯水缓一缓,结果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再醒来已经在医院了,医生说可能是注射胰岛素后,饭吃的不够,引起了低血糖。虽然只是晕倒,但在我看来却是最接近死亡的一次体验。当时心里就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哪怕糖尿病治不好,只是调理改善一下症状我也要去试试!


血糖平稳以后,我就想方设法联系上了刘院长,了解到刘院长叫刘严明,他从1990年就开始潜心糖尿病临床研究,成立了自己的糖尿病研究院,现在已经有很好的成果了。心里突然多了那么点期待和一丝丝希望。


之后就是检查和看诊,了解了我的病情以后,刘院长说失眠、乏力这些不适症状应该都能改善,但是他不能也不敢保证说能治愈。我当时也实话实话,说我其实也不相信1型糖尿病能治愈,但是就算有一些改善我也想试试。刘院长当时就笑了,说:“那我们一起努力吧。”


之后就是治疗,在我看来好像也没什么稀奇,原来的胰岛素也还在用,多的就是每天喝特制的营养剂,喝了十几贴中药,再加上中频理疗和他们教的降糖操。


喝药,做理疗什么都还好,但是跳操真的特别难,因为那时候体力特别差,做几个动作就又累又喘,都要别人在边上半鼓励半强迫的才能坚持。


开始那几天,自己觉得挺荒谬的,做这些就行了?别不是真遇到骗子了吧?又想来都来了,就继续坚持吧。


没想到,慢慢的,我的胃口开始变得越来越正常。原来不是非常饿,就是不想吃,每天吃饭像完成任务,现在饿的“刚刚好”,吃完也很满足。


再过一段时间,跳操也变得越来越轻松,原来走个一两百米就喘,现在散步慢慢走个1公里也行,整个人的状态都精神起来了。胰岛素原来每天打40到50个单位,也减了一些量。


2015年6月底的时候,我去原来的看病的医院查了下空腹C肽,居然从原来的0.4升到了1.24,这是惊人的改变!不过糖化血红蛋白是8.1,还是比正常值高。糖尿病还在,但是我自己信心却越来越足。



之后,胰岛素的用量又陆续减到了15个单位、9个单位,血糖依旧相对平稳。期间刘院长也一直鼓励我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运动的习惯。到2016年3月份再来复诊的时候,胰岛素就停掉了,靠着健康的饮食结构和运动的习惯,维持好我的血糖水平。

 

我可能还算不上完全健康的人,比如太甜的、太凉的、太油的食物都不能吃,感冒发烧的时候血糖还会有一点波动。但是比起那段天天扎针,暗无天日的日子,现在真的要好太多了,正常的三餐,不用再担心吃的够不够,不用再担心低血糖休克,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上楼走路也不再气喘吁吁。

 

我也问过刘院长,我没想过这辈子不用在肚皮上扎针了,为什么最后能做到?


刘院长说,分泌胰岛素是正常人本身就有的功能,但如果机体失去了平衡,功能就被抑制了。糖尿病重点在于“调与补”,而不是“降或控”( 药物降糖和过分节食)。因此采取辨证论治,扶持正气,注意脏腑之间的协调,促使阴阳、气血、经络达到平衡。身体就重新找回了平衡,那么自然不用再依赖外部供给胰岛素了。


也许,我的身体正在慢慢回到那个平衡点。

 

现在的我,收获了爱情、婚姻,还孕育了属于自己的小宝贝,彻底从一个垂死挣扎的病人,成为了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

 

在11年的抗糖生涯中,我学会了,面对疾病一定要努力,不放弃希望,健康的生活也许就在前头等着你。


帮助以上1型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刘严明院长已经受聘为健康之路糖尿病康复项目首席科学专家,如您有此类问题需要帮助,可长按二维码联系刘院长的医学助理。

举报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