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它的局部表现是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 患者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本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种。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据统计前者约占70%,后者约占25%,两者并存的复合性溃疡约占5%。

【病因】

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生在于十二指肠部位的局限性组织缺失,累及粘膜、粘膜下层和肌层的非特异性溃疡。其形成的机理是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与十二指肠的抵御作用之间失去平衡,故属消化性溃疡范畴(消化性溃疡还包括胃溃疡)。本病是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因本病以慢性周期性发作并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归属于中医“胃脘痛”、“肝胃气痛”等的范围。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胃脘痛”为本病的中医对应病名。其并发症则与中医学中的“呕吐”、“血证”相同。

【临床表现】

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临床上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食后2~4小时又痛,也须进餐来缓解。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病人常可痛醒。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随着缓解数月,可反复发生。

【典型表现】

消化性溃疡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或消化不良。疼痛位于上腹部中线偏右部位,较为局限。患者常常将疼痛描述为“咬蚀样”或“饥饿样”。疼痛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可因进食食物或服用抗酸药而缓解,常在餐后1~3h(饮食刺激胃酸持续分泌3~4h而食物完全从胃排空约2h)再发患者常在凌晨1:00~3:00点于睡眠中疼醒,尤其是对那些睡前吃零食者。疼痛可向右季肋区或右背部放射,若无合并症很少发生放射性疼痛。持续的后背痛常预示后壁溃疡的穿透。

【治疗】

对顽固十二指肠溃疡需手术治疗,在我国当前普遍采用的是胃大部切除术;而据国外文献报道,近年来更多地采用了迷走神经切断术,二者都有良好效果。

【手术方法】

胃溃疡首选手术是胃大部切除术(以毕Ⅰ式为佳)。高位胃溃疡可作旷置式胃大部切除或迷走神经切断加幽门成形术。溃疡已恶变应按胃癌手术要求作根治性胃切除手术。

【健康指导】

(一)饮食调理

1、烹调要恰当:以蒸、烧、炒、炖等方法为准。煎、炸、烟熏等烹制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影响溃疡面的愈合。

2、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汤、生葱、生蒜、浓缩果汁、咖啡、酒、浓茶等,以及过甜、过酸、过咸、过热、生、冷、硬的食物。甜食可增加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加重病情;过热食物也会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甚至使溃疡面血管扩张而引起出血;辛辣食物刺激溃疡面,使胃酸分泌增加;过冷、过硬的食物不易消化,可加重病情。另外,溃疡病人还应戒烟,因烟草中的尼古丁能改变胃液的酸碱度,扰乱胃幽门正常活动,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