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肿瘤!唯有推进筛查和早诊早治,才能减少悲剧!(二)
加大投入完善筛查体系
有专家指出,从总体来看,癌症防治结合长期规划及产学研用系统集成的体制机制尚未有效形成,一、二级预防投入严重不足。
“应当将更多的经费用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上,改善疾病监测系统,加强全国性癌症早诊早治队伍建设。”陈万青指出,尽管财政支持在逐年增加,但筛查还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应完善医保政策,同时探索可行性的付费机制,扩大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覆盖范围。同时,国家癌症中心正在构建国家癌症防控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和建模,为筛查工作提出更多与国情相适应的合理建议。
“我国在癌症防治方面坚持预防为主,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积极推进早诊早治,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四方面加强这一工作。”在今年2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介绍,首先,要推进实现肿瘤登记工作在全国所有县区全覆盖,搭建国家癌症大数据平台,建成覆盖全国的癌症病例登记系统,推动与相关监测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利用,及时掌握我国癌症发病动态,有针对性开展防治工作。其次,对发病率高、筛查手段和技术方案比较成熟的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宫颈癌等重点癌症,将制定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加大推广力度。对肝癌等筛查技术尚不成熟、肺癌等筛查成本效益不高的癌症,将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攻关,优化筛查技术方案。同时,逐步扩大高发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范围,创造条件普遍开展癌症机会性筛查。第三,通过技术培训、对口支援、远程医疗等方式,提高基层特别是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在公共卫生医师培训中强化癌症防治知识技能的掌握,推广普及适宜技术。第四,组织国家癌症中心制定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水平,积极预防癌症的发生。
“加强一二级预防,建立基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三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密切协作的癌症筛查、治疗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今年两会期间,农工党也提交提案提出上述建议。这份提案还指出,应组建国务院癌症防治领导小组,国家卫生健康委为实施牵头部门,国家癌症中心为规划编制、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撑的专业组织协调单位,建立国家癌症防治体系,国家癌症中心与疾病控制中心紧密型协调,依托各级疾控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三级医疗机构开展癌症的早诊早治。
(文/健康报记者 王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