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5种原始反射
当宝宝出生以后,我们会发现,宝宝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令我们惊诧的动作。如用手指或笔杆轻轻触及宝宝手心时,宝宝马上会握住不放。其实,这是宝宝与生俱来的原始反射的一种:握持反射。那么宝宝的原始反射有哪几种常见类型?每一种原始反射代表什么意义?爸爸妈妈们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吧。觅食反射
当妈妈用手指或乳头轻触新生宝宝的嘴或面部时,宝宝会自然地将头转向被触碰的这一侧,并伴有张嘴或吸吮等动作,这就是“觅食反射”。这种反射通常在宝宝3-4个月大时消失。因为此时宝宝已经渐渐学会用行为来表达需求了,如用哭来表达肚子饿。
握持反射
妈妈用手指或笔杆轻轻触碰宝宝的手心,他会迅速握住不放。握持反射通常在宝宝3个月大时消失,因为这时候宝宝已经学会自主抓握了。如果宝宝超过4个月还有握持反射的发生,就很有可能是神经病变,为保险起见,妈妈最好带宝宝去咨询医生。
拥抱反射
当突然改变宝宝的姿势,或者当宝宝突然听见比较吵的声音时,宝宝的小胳膊就会向两侧外展伸直、小手指伸开、两条小腿伸直,然后小胳膊向胸前弯曲,表现出拥抱的姿势,有时还会啼哭。这就是宝宝的“拥抱反射”,它通常会在宝宝4-5个月大时消失。
踏步反射
当妈妈用双手扶托住宝宝的腋下,让他的小脚丫接触床面时,他会做出迈步动作。这并不是宝宝有学习走路的欲望了,而是宝宝的原始反射之一“踏步反射”,也叫“行走反射”。这种反射通常在宝宝6-10周左右消失。
防御反射
宝宝刚出生不久,对温度刺激或疼痛刺激就会产生反应,而且刺激一处,还会引起全身反应:当受到强烈的光线刺激会眨眼;当舌根被搅动时,会引起呕吐;当有异物进入鼻腔毛细管壁时,会打喷嚏。这些都是宝宝的无条件防御反射能力。
通过观察宝宝的反射行为,能够帮助妈妈判断宝宝的大脑皮层机能的成熟度,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出现,妈妈就要格外注意了:
1.当新生宝宝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或者颅内出血现象发生时,原始反射就有可能消失。
2.如果新生宝宝的原始反射过于亢进,则很有可能是宝宝的双侧大脑有疾病。
3.如果宝宝3个月左右大时,眼球还不会收缩,很有可能是智力缺陷、视觉减弱或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