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康复
病简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 , SIS) 是1972 年由Neer 首先提出来的,是指肩部前屈、外展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撕裂,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是对单独的或混合多样因素引起的肩前方或前外上方疼痛的总称。
肩峰下间隙又称冈上肌出口或肱骨上间隙,上缘是喙肩弓,由肩峰的下缘、喙肩韧带和喙突组成,下缘包括肱骨大结节和肱骨头上部,位于肩峰下间隙中的是肩袖肌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肩峰下及三角肌下滑囊和盂肱关节囊的上部。在上肢上举过程中大结节移动并靠近肩峰, 使间隙变窄,其间任何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均可导致SIS。
危险因素和预防
肩峰撞击综合症是肩痛最常见的原因。它是由上臂上举后肩袖受到肩峰的压迫造成。肩袖是由岗上肌,岗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这四块肌肉的肌腱构成,这些肌肉包绕肱骨头,起着上提和旋转肩关节的作用。肩峰是肩胛骨的前缘,它在肱骨头的上方,当臂上举时,肩峰檫过或撞击肩袖的表面。这就造成了肩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肩峰撞击在年青的运动员和中年人中比较常见。疼痛可能是由于滑囊炎或肩袖本身的肌腱炎引起,也可能是由部分的肩袖撕裂造成。经常做上举运动的游泳,棒球和网球运动以及建筑工和油漆工都特别容易受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一般由于过度用肩或反复肩部损伤引起,故平时应该:急性发作期应保持肩部固定,少活动;2,缓解期注意适当锻炼,避免暴力,过重,外伤的刺激;注意肩部保暖 .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疼痛通常以肩峰周围为主,有时可放射至三角肌止点区域,尤其在肩关节外展到60~120?时,疼痛最明显,部分患者有夜间痛,侧卧压迫患肩时疼痛加重。X线检查可发现肱骨大结节硬化、囊性病变或者骨赘形成、肩峰前缘硬化或骨赘形成、肩峰下间隙变窄等变现,尤其是冈上肌出口位可明显显示肩峰的形态。 开始的症状可能很轻微。疼痛可能从肩部放射到前臂,在上举或持物时产生疼痛加重,运动员可能在投掷或打网球时产生疼痛。当疼痛不断发展后,会产生夜间痛。上肢的力量或运动幅度可能减小。可能不能把手放到背后,做系扣解扣的动作。在严重的病例活动的丧失可能造成凝冻肩。在急性滑囊炎时,肩部会有明显的触痛。肩关节在各个方向的运动都有限制和疼痛。
评估与诊断
参考 Nikolaus 等提出的:诊断标准,当满足以下 5 项标准中的 3 项,则可诊断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①肩峰前外缘压痛;
②上肢外展时痛弧征阳性;
③与被动活动相比,肩关节主动活动时疼痛明显;
④Neer撞击试验阳性;
⑤肩峰骨赘,肩袖部分撕裂或全层撕裂。
肩峰撞击综合征的特殊检查
www.yihu.com测试:检查者一手固定患者肩胛,另一手将患者上肢前屈,出现疼痛为阳性(图1)。
www.yihu.com测试:检查者一手固定患者肩胛,另一手使上肢前屈90?,然后内旋肩关节,出现疼痛为阳性(图2)。
www.yihu.com can测试:患者手臂90?外展,接着内旋并前倾30?,检查者施以阻力,患者抵抗阻力外展,如出现无力或疼痛为阳性;提示冈上肌腱病变(图3)。
www.yihu.com测试:前臂旋后、肘伸直,肩抗阻前屈;如结节间沟处压痛,则Speed’s Test( ),提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图4)。
www.yihu.com测试:屈肘90?,前臂旋前,患者抗阻旋后同时外旋肩关节,如结节间沟处疼痛,则Yergason‘stest( )。提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图5)。
康复方案
1.康复治疗应分阶段进行:
①保护阶段:绷带制动和在疼痛阈下肩部轻微活动;
②有控制的活动阶段:渐进性增加活动时间。
2.针对活动范围受限的康复方案:
①保护软组织和关节的完整性以及无痛动作的灵活性;
②有控制的活动阶段:主动活动范围升高到疼痛点和被动关节活动技术。
3.针对不正常的力学特征的康复方案:
①姿势矫正;
②如有必要使用外部辅助设施(绷带或夹板);
③先改善稳定性,再增加活动度。
4.改善活动范围的康复方案:
①在无痛范围内开始回旋肌锻炼(如在肩胛骨平面上抬);
②肩胛骨稳固训练;
③修复关节和关节囊的灵活性;
④肌力增强训练——回旋肌和肩胛肌群。
康复原则
(1)首先进行盂肱关节保护肌—回旋肌群 ;
(2)肩胛胸回转肌—前锯肌、菱形肌和斜方肌上部;
(3)盂肱关节定位肌—三角肌;
(4)推动肌—背阔肌、胸大肌。
康复治疗
运动控制/力量训练 2 ~3 组 10 次,从黄色,到红色,到绿色,蓝色 逐次提高阻力
第一阶段
1. 对抗肩内旋 (休息/中立位)
从靠近腹部的地方开始,牵伸弹力带远离腹部,然后缓慢返回原位。可以在腋下放置毛巾保持舒适并防止关节外展从外旋位开始向腹部移动,然后缓慢复位。可以在腋下放置毛巾保持舒适并防止关节外展 。
2. 对抗肩外旋(休息/中立位)
从外旋位开始向腹部移动,然后缓慢复位。可以在腋下放置毛巾保持舒适并防止关节外展 。
3. 对抗肩后伸训练
上臂前屈45度左右开始,握紧弹力带后伸,并保持肘关节的屈曲。
4. 对抗肩胛后伸训练
屈肘,双手握弹力带于胸前,肩胛间区肌肉用力,使左右肩胛骨向中间靠近,双手外旋牵拉弹力带,而后缓慢回位。
5. 对抗肩胛前伸训练
仰卧位 平卧位,肩前屈90度,肘关节完全伸直位,手握弹力带向着天花板的方向前伸,并使肩胛骨离开桌子/治疗台。
6. 主动前屈肩关节并保持斜方肌上部肌肉放松
上肢前举,并保持肩关节放松,避免耸肩。可在镜子前训练,或置对侧手于肩上。
7. 收下颌部 同时后伸肩胛 (姿势训练)
坐位或站位,内收下颌部,同时向后向下后伸肩胛 ,避免前屈或后
伸颈部,保持目光向正前方。
第二阶段
1. 肩外展 肩胛平面 (0?-90?)
站立位,脚踩弹力带一端,同侧手握弹力带另一端,拇指朝上,前举到肩膀水平 90度。注意保持在肩胛平面,介于正前和身体侧方,暨水平面外展约30度。缓慢回位后重复。
2. 肩前屈 (0?-90?)
站立位,脚踩弹力带一端,同侧手握弹力带另一端,拇指朝上前举到肩膀水平 90度。注意保持向正前方。缓慢回位后重复。
3. 外展位 肩外旋训练 (45?-90?)
站立位 面对门,上臂置于水平面同肩高度 或略低位, 保
持肘关节屈90度。 手握弹力带 外旋 45度 到90度。 缓慢
回位并重复。
4.外展位 肩内旋训练 (45?-90?)
站立位 背对门,上臂置于水平面同肩高度 或略低位, 保持肘关节屈90度。 手握弹力带 内旋 90度 到45度。 缓慢回位并重复。
5. 四足体位俯卧撑 “骆驼背”训练
四足支撑体位,与肩同宽。双臂向下撑 使上背部弓起如骆驼背。 缓慢回位后重复。
6.俯卧位肩水平面外展 肩胛后伸 呈 “T”形
俯卧位 肩水平面外展 ,肩胛向脊柱方向后伸 身体呈“T”形,拇指朝向上(天花板),缓慢回位并重复。
7.俯卧位 肩前屈 肩胛后伸 呈 “T”形俯卧位 肩关节前屈,肩胛向脊柱方向后伸 身体呈 斜“T”形,拇指朝向上(天花板),缓慢回位并重复。
第三阶段
(继续第二阶段的练习,并增加以下新的训练)
www.yihu.com 震动桨 低于60?
站立位,手握Bodyblade震动桨于肩胛平面 保持肩低于60度进行水平与垂直面的震动对抗训练。如果没有疼痛且肩胛部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高于60度的训练。
www.yihu.com 震动桨 高于60?
站立位,手握Bodyblade震动桨于肩胛平面 保持肩高于60度进行水平与垂直面的震动对抗训练。
3.割草机启动训练
弹力带一端系于床或重沙发的支撑脚,前屈髋膝躯干手握弹力带另一端。向斜后上方牵拉弹力带并后伸髋膝躯干,肩外展外旋90度 屈肘90度。缓慢控制下复位并重复。
4. 前臂俯卧撑 水平前伸
前臂俯卧撑 位,上背部下陷后双肩向前 同时腰腹用力,使上背部弓起。缓慢回位并重复。
牵拉训练
30 秒, 一天 3 组
1. 平卧位胸椎后伸枕巾牵拉
毛巾卷纵向置于胸椎后,平躺并使双上肢置于身体外侧,掌心向上(天花板)
2. 门框胸肌牵拉训练
上臂外展, 曲肘 前臂置门框如下图。 躯干缓慢转向对侧,直到感觉到了胸肌牵拉感。
3. 肩关节后 牵拉训练 水平内收前屈90度 水平面内收肩关节对侧手在肘关节处 加力帮助牵拉
4. 肩外旋 拐棍 牵拉训练
受累上肢屈肘 手握拐棍一端;健侧握拐棍的另一侧 用力通过拐棍对 外旋加压
5. 肩内旋 毛巾牵拉训练
双手握毛巾如图示,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并用力提拉,牵引患侧内旋。
6. 肩前屈牵引训练
阶段 1, 仰卧双手握拐 肘伸直位 肩前屈直至感到牵拉 如图;阶段2,3立位靠墙 手向上滑动,缓慢靠近墙面以增加牵引如图。
上述康复指导方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康复阶段的运动训练也不是完全分开的。康复的训练方法和目标应该根据患者本身、病理和康复要求来调整。任何训练方法都不能被看做是规程,而应该被看做是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