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哮喘宝宝接种疫苗的那些事:之二

预防接种有禁忌症,但大多属于相对禁忌症。有下列情况应禁忌或暂缓接种疫苗:  1、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2、 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4、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5、患有严重疾病、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的小儿不宜接种;  6、在哮喘急性发作期不宜接种,待病情缓解再接种;  7、当孩子有腹泻时,尤其是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的患儿,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8、高热(体温超过39度)暂缓接种疫苗;感冒已进入恢复期仅流鼻涕等症状,是可以接种的。  9、接受血液制剂后与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等疫苗应注意接种苗间隔时间;  10、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支气管哮喘并不是接种疫苗的绝对禁忌症,孩子接种疫苗后不见得一定会诱发加重,只有在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尤其是应用全身型糖皮质激素时应暂缓接种。但并不等于哮喘儿童不能接种疫苗,哮喘的缓解期(长期维持吸入哮喘药物)且健康情况较好时应进行疫苗接种。如何正确接种疫苗呢?首先,家长带着儿童到接种点接种疫苗时要把接种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会核对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接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  第二,接种人员会告知儿童家长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第三,接种人员要询问儿童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  第四,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第五,接种后,儿童家长应带着儿童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接种人员应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上记录,与儿童家长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从上面介绍的情况看,接种疫苗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知情告知。知情告知包括: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儿童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儿童家长要求自费选择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同品种疫苗的,要告诉儿童家长费用承担、收费标准、异常反应补偿方式等情况;对因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儿童,要提出医学建议。在此,提醒家长朋友们不要小看知情告知的作用,它能帮助儿童家长了解儿童接种疫苗受到的保护和可能将面临的风险,是家长的权利。         家长带孩子去接种疫苗,常常会遇到是选择接种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的问题,一些疫苗价格差别还很大,家长该如何选择呢?其实,不管是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都是通过了严格检查,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生产或批准进口,都是安全有效的。        家长在作出选择时,一种情况是我国和进口疫苗都有生产,这种情况下,主要是依靠个人喜好和家庭经济状况选择,比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疫苗我国目前没有生产,只有进口疫苗。比如,我国目前生产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是减毒活疫苗,而灭活疫苗只有进口疫苗。如果儿童是免疫缺陷者,接种时就要选择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这时就只能选择进口疫苗接种。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