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发育相关知识
胎儿眼睛结构一经初步形成,在子宫内就能察觉到光亮。但出生后,眼睛必须通过学习才会看东西。这种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出生婴儿的视力跟成年盲人差不多。生后几个星期的婴儿眼睛每天可接受数千张图片刺激。眼睛成熟同时,也逐渐具备了聚焦能力,大脑也开始整合眼睛看到的信息。婴儿视力发育过程包括:学会聚焦,看清远近物体;学会识别颜色;学会使用双眼看出物体立体状态等。只有双眼协调地转动,才能将一致的信息传到大脑。婴儿在这点上还有所欠缺,所以,我们有时会看到婴儿的双眼有些内斜或外斜。其实,这是视力发育过程中的正常阶段。
若斜视诊断得太迟,大脑就会适应眼睛不协调生成的信号。即使再配戴眼镜,眼睛仍然斜视。只能接受眼部肌肉的外科手术来纠正斜视。手术后,通常还要配戴眼镜。未经治疗的斜视,其最严重的结果是有问题的那只眼睛会出现功能性失明,又称为弱视。家长怀疑孩子眼睛有问题,及时就诊。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有“对眼"问题。有三个原因可致婴儿表现对眼:
不成熟的眼睛控制系统可导致散视和偶尔的对眼;
眼睛和鼻子的解剖关系,容易使家长错感到婴儿存在对眼,实际根本不是;
眼睛真的有些偏斜,并集中于鼻侧。
不论是否属于这三种情况,真性”对眼“是少见的。
判断婴儿是否真有对眼的最好办法是观察眼睛对光线的反应。当光照射时,双眼能同时相聚于发光点,说明婴儿不存在对眼现象;当光照射时,双眼分别注视不同的方向,说明婴儿可能存在“对眼”问题。此试验是观察婴儿双眼对光的反应,医生将其称为光反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