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审核和调配,你每天都在做,但是你做对了吗?
处方是药师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对于工作中这一最常见的内容,你是否完全掌握了呢?来源:合理用药百科
对审核结果的判读
不规范处方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4、早产儿、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体重或日、月龄的;
5、化学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5种药品的;
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包括处方颜色、用量、证明文件等);
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不适宜处方
1、适应证不适宜的;
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7、重复给药的;
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9、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超长处方
1、无适应证用药;
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4、重复使用同类药品等。
审核结果的处理
药师在审查过程中发现处方中有不利于患者用药处或其他疑问时,并联系处方医师进行干预,经医师改正并签字确认后,方可调配!对发生严重药品滥用和用药失误的处方,应拒绝调配并按有关规定报告。(本文内容根据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执业药师考试指南整理)
调配处方
门诊处方
1.仔细阅读处方,按照药品的顺序逐一调配。
2.对贵重药品、 麻醉药品等分别登记账卡。
3.药品调配齐全后,与处方逐一核对药品名称、剂型、 规格、数量和用法,准确、规范地书写标签。
4、调配好一张处方,再调配下一张处方,避免出错。
5. 对需特殊保存条件的药品应加贴醒目标签,以提示患者注意, 如2℃~10℃冷处保存。
6、有条件的单位,尽量每种药品外包装上分别贴上用法、用量、储存条件等标签。
7、核对后签名或盖名章。
8、注意法规、法律、医保、制度等的规定。
住院医嘱
1、医嘱的调配
(1)一般采取每天调配的方式发放长期医嘱药品,临时医嘱需要急配急发。
(2)住院患者口服药按每次用药包装,包装上应注明患者姓名和服药时间。
(3)需提示特殊用法和注意事项的药品,应由药师加注提示标签或向护士特别说明。
2、出院带药的处方调配
(1)审核出院带药处方,包括患者姓名、病案号、药名、剂量、用法用量、疗程、重复用药、配伍禁忌等。
(2)加注服药指导标签。逐步开展出院患者用药教育,提供书面或面对面的用药指导。
(3)在药品外包装袋上应提示患者:当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告知医院及药房电话号码。
通过药品名称来确定药物
1、药品商品名
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同一药品可以有多个商品名。如:阿卡波糖片商品名有拜糖平和卡博平。
2、药品别名
药品的别名多为习用的俗称,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别名为扑尔敏。
3、商标名、品牌名
药品注册商标需要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药品的品牌名常常被患者使用。如双鱼牌的去痛片。
识别合适的包装和贮存条件
识别合适的药品包装
药品最小包装——常指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比如:片剂或胶囊剂的盒,颗粒剂的袋。
不同的药品或同一种药品的包装中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应根据外包装上的包装数量识别。
如:包装上包装数量标示为:
25mg?12片/盒?10?30
则表示最小包装的药品规格和数量是25mg?12片/盒,中包装内有10小盒,大包装中有30中盒。
识别合适的药品贮存要求
关于药物的贮存温度:
一般药品:室温(10℃~30℃)即可
“阴凉处”:不超过20℃的环境中
“凉暗处”:温度不超过20℃ 遮光
“冷处”:2℃~10℃环境中
特殊药品:应按照说明书要求贮存药品
一般规律:2℃以上时,温度越低,对保管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