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服高血压药物的几点注意
1、有高血压患者认为,如果没有任何症状,就不需要吃药。其实,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是需要终生服药的,只是在不同时段用药剂量或品种会发生改变,例如在炎热夏天,有一小部分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以短期停用降压药物。目前的医学进展只能使高血压得到控制,但大部分是无法治愈的。因此有时候即使感觉不到症状,也不代表你痊愈了。很多患者在没有感觉到不适症状时,就会停止服用降压药,实际上这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造成血压的反弹,在反弹过程中,心脑肾等靶器官会不知不觉地受害。从病理学方面讲,无症状高血压长期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又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因此,如果患者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后控制稳定,一般医师会建议酌情减小药量,时刻观察血压变化。 2、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物时,应先从小剂量开始,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注意。一般服药2 ~ 4周后,如果血压还是很高或下降不明显,可以考虑联合其他种类药物。对于超过六成的病人来说,需同时服用2种~ 3 种降压药才能使血压降到理想水平。血压降到理想水平并维持数月后,一般医师会酌情减去药物剂量或品种,直到用“最小剂量”的降压药维持血压在理想水平。这个“最小剂量”就叫维持量。维持量要坚持长期服用,不可随意停用,否则血压又会升高,前功尽弃。
3、一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降压药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这种想法非常危险。血压控制得越早,越能预防心、脑、肾受到伤害,其远期的预后就越好。如果等到这些脏器出现了并发症,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4、有些人用药一段时间,血压控制改善,隔了一段时间血压又开始波动,就认为是耐药引起。其实不然,高血压不存在抗药性,换药其实没有必要。降压药不像抗生素类药,长期服用发生耐药性的可能性较小。有些病人开始服用药物有效,过一段时间后血压控制不如以前了,多数是由于年龄增长、病情变化或者发生了其他情况,这时候应该请医生根据个体情况,添加或更换降压药物,或者寻找潜在的继发性高血压的因素。
5、很多高血压患者认为,降压药宜从便宜的开始用起,待便宜的不起效了再选择贵药。其实,这也是误识。高血压用药是根据病人血压的水平、危险程度及合并其他疾病与否来选择合适的药物。血压控制达标与否是评价治疗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
如果病人高血压处于一级水平医生可能只用一类降压药;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医生可能会联合使用两三类药。常用的高血压药物就是上面提及的五大类药物,每一类药物中有不同的品种,临床医师会根据患者情况,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上的规定选择某一类药的某一品种,与药物是否昂贵或便宜无关。
所以,年轻的高血压患者们只有控制好血压,减少靶器官的损害才是首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