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复发
一、造成肾病综合征复发最主要的原因1.感染: 特别是在秋末冬初季节变化的时候,是各种感染高发的季节,复发的概率要高一些。
2.剧烈运动和劳累:这两方面会使患儿的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统紊乱,可能会导致肾病综合征复发。比如跑、跳、考试、旅游等,生活规律和环境的改变都会让孩子感到疲劳,容易复发。
3.过敏因素:一些过敏体质的孩子,被蚊虫叮咬或者接触了过敏源,都可能造成疾病复发。
因此复发一定有原因,家长的细心关注、定期复查非常重要。如果找到了导致复发的明确诱因,就要尽量避免,减少复发的机会。
二、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在服用激素期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在应用激素的过程中需要提醒家长以下几点:
1.饮食:激素会让患儿食量大增,很可能会产生肥胖,并且盐份摄入过多容易得高血压,水分摄入太多容易加重水肿。所以在吃的方面要特别注意,要选择低油脂的食物防止出现高脂血症,选择优质的低脂蛋白,比如牛肉、蛋清、瘦猪肉、鸡肉、鱼肉等,植物蛋白不如动物蛋白好,比如豆制品,但不是绝对不能吃。要注意的是,肾病综合征患儿尿中的蛋白量增加、血液中蛋白量降低,很多家长试图通过吃大量蛋白来补充是不可取的。摄入过多的蛋白会导致蛋白尿进一步加重,增加肾脏的负担,造成肾脏损害。
盐的摄入量也要有所控制。一般情况下,儿童每天吃盐的量在4~5克左右,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如果有高血压特别是有浮肿,每天吃盐的量要控制在2~3克。另外,应该多吃一些蔬菜和适量的水果。但水果含糖量比较高,大量摄入有可能造成糖份过多,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堆积。所以应该吃一些糖份低的水果和蔬菜,像西红柿、黄瓜、冬瓜、白菜比较好,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消化起来比较慢,能让减轻患儿的饥饿感。
2. 运动:急性期要限制患儿的活动量,但不主张全天都卧床,因为这样会增加患静脉血栓的风险。此时,一般的行走是没问题的。症状缓解了以后,特别是缓解了三、四个月以上,就可以进行户外运动了,适当的走动对身体和心情都是有益的。上学的孩子可以回学校上课,但不能参加剧烈的运动,一般做体操、游泳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跑跳。因为孩子吃了激素,可能有骨质疏松或者体重增加的情况,跑跳可能对关节和骨骼有不利的影响。
很多家长经常说我家孩子小,基本不出门,没什么运动量,怎么还是复发了。其实,细问就会发现,孩子是没有出门,但是在家里跳来跳去的,这个运动量也不小。如何把握孩子的运动量呢?家长可以观察孩子,他活动后稍微出点汗,或者测一下孩子的心率,运动前后大约增长了二三十下,这个运动量就比较合适。
3. 生活:根据季节变化、运动状态适当加件衣服,避免受凉。有些家长不敢给孩子洗澡怕着凉,其实正常洗浴是可以的。但要注意,女孩儿头发长,洗完澡后干起来比较慢,建议戴个小帽子,让头发自然干。因为洗完头发,头皮毛孔都开放, 如果受到风吹会增加感冒的机会。
4. 复查:复查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评估病情,还能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很多家长怕总去医院坐车劳顿,会让孩子病情反复,所以就不去查了,等到出现了蛋白尿再去看病,这是不对的。检查实际上也是一种治疗,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药物是要逐渐减量直到停药的,这些过程都离不开各项检查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