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补鱼肝油、维生素AD还是D3傻傻分不清
鱼肝油、维生素AD
还是D3?
到底补鱼肝油、维生素AD还是D3?
很多粑粑麻麻傻傻的分不清!其实很简单,下面看蒋蜀黍的讲解,看看就知道了!
鱼肝油
顾名思义,是从海洋鱼类肝脏提取的油,多为黄橙色带鱼腥味。所以名称上常有鳕鱼、鲨鱼等字样。通常被加工成胶囊、滴剂,个别是固体片剂。形式无所谓,主要还是看含量。鱼肝油的作用主要在于所含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
维生素A
维生素A功能常见有两个:
1、它是视觉细胞的组成,所以是维持正常视力的必需。缺乏就可能患夜盲症、视力下降。
2、更重要的是维护粘膜、皮肤的健康,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也就是保护粘膜和皮肤,增强抵抗力。
注:如果缺乏,容易患皮肤干燥、角化,特别是更容易患感冒、腹泻。
维生素D
维生素D主要是促进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骼钙化和牙齿生长。如果缺乏,婴幼儿容易患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年长儿和成人患上骨质疏松、骨骼软化。
注意
鱼油:和鱼肝油完全不同!
主要含的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二十碳五烯酸)。
DHA是大脑和视网膜中脂质的主要成分,所以才有吃了聪明、明目的说法。每天推荐量是100mg(毫克)。吃鱼聪明,其实是DHA的作用,要达到那个效果,每天吃10斤海鱼就可以了!
EPA主要是帮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儿童不是重点。
个别厂家良心大大的坏,坑蒙拐骗,欺负咱们崇洋媚外,把老外洋文的鱼油、DHA标签改成中文,冒充鱼肝油,所以要看仔细了。
当然也有专门的DHA,来源有鱼油、藻类,差别不大,主要看含量。
二
维生素AD
这个最多见于药厂生产的各种制剂。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婴幼儿维生素AD的摄入量比为3:1。有人鼓吹吃了中毒,其实是行业间的攻击而已。只要按照正常剂量补充就行了。
三
维生素D3
维生素D不是一个、而是一类固醇类衍生物(胆固醇熟悉吧?它们就是胆固醇转变过来的),其中以D2、D3最重要。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顾名思义,主要来自植物,作用较弱;维生素D3(胆钙化醇)作用更强,效价更高。
还要一种来源是最重要的,即皮肤合成,所以又称阳光维生素。我们身体表皮下面有一种物质叫7-脱氢胆固醇,在波长290-315nm的紫外线照射下,进行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维生素D,再在肝脏、肾脏进行2次羟化,变成有活性的维生素D。
每天需要400IU(国际单位)。早产儿前
3个月需要800IU。
问题一:
吃人奶需不需补充维生素D呢?
当然需要,每天400IU。
问题二:
吃奶粉呢?
如果每天吃奶粉总量达到1000毫升,就不需要了!
问题三:
有人问,补了鱼肝油还可不可以补维生素D呢?
当然可以!前提是,前提是,前提是加起来的总剂量不超过下面小结的剂量哦!
问题四:
补充鱼肝油还是钙呢?
一般所谓的佝偻病是指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佝偻病都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
请再念几遍这一句话:
维生素D主要是促进对钙磷的吸收。钙是被动的,被吸收的。常常缺乏的是维生素D,钙只要吃了人奶、奶粉,通常都不会缺乏。
所以,到底补哪一样,无非就是看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无需管它叫什么名字、什么来源!
DHA:每天100毫克。
维生素D:每天400IU(国际单位)或10ug(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