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关系
近年来,上、下气道炎症的一致性已经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特别是过敏性鼻炎(AR)和哮喘关系密切,两者在病因学、发病机制和病理学改变方面极为类似,治疗上也有高度相似性。患儿,男,6岁,因咳嗽伴喘息3月余来我院哮喘门诊就诊,患儿多次于外院就诊,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予激素吸入、抗生素口服等治疗,症状控制不佳。我院哮喘门诊检查: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肺功能提示小气道及中心气道阻力增加,过敏原皮试霉菌阳性。哮喘门诊诊断:支气管哮喘。 追问病史,患儿有张口呼吸习惯,咳嗽在晚间睡前时加重。
耳鼻喉科会诊:双侧下鼻甲肿大,黏膜呈苍白色,双侧中鼻道大量脓涕,诊断为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两科共同治疗第二天咳喘减轻,1周后无明显咳喘,随访至今咳喘控制良好。
过敏性鼻炎(AR)与哮喘共存
上述病例是我们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情况,也是许多儿内科医生既重视又困惑的地方。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参与制定了 《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这一指南文件,强调了AR和哮喘属于“同一气道,同一疾病”,明确提出了上、下呼吸道疾病的整体性。其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对AR的认识,为临床医生、卫生保健人员以及广大患者提供标准化的诊治流程和个性化、阶梯式的治疗方案。
AR与哮喘常共存于同一患者,约1/3变应性鼻炎患者合并哮喘, 其余2/3无哮喘的患者中又有2/3有支气管黏膜高反应性 ,而儿童哮喘患者中93%伴鼻炎 ,且鼻炎的严重程度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早期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改善哮喘症状和降低哮喘严重发作频率。
过敏性鼻炎对哮喘的影响
AR对哮喘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① 由于解剖因素,鼻腔炎性分泌物可以经后鼻孔流入或吸入肺内(称为鼻后滴流综合征),尤其当患者仰卧位睡眠时,鼻腔炎性分泌物不知不觉流入气道,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特别是夜间喘息)的一个重要原因;② 另外,由于鼻堵导致患儿由鼻呼吸转为口呼吸,失去了鼻腔的加湿、加温和过滤空气的作用,特别是使过敏原避开鼻黏膜屏障直接进入下气道,从而引发哮喘;③ 鼻支气管反射;④ 全身的炎症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