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作战及时拆除炸弹--病人康复出院

前言:脑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从外形上看就好像动脉上长出了一个气球样子的“瘤子”,因此得名“动脉瘤”。动脉瘤是隐藏在脑内的不定时炸弹,一旦出血死亡率在30%以上,再次出血死亡率50一70%。

病例详情:

患者女性,64岁,主因突发意识不清2小时入院。

1.现病史:缘于入院前2小时,无明显诱因突发意识不清,呼之不应,由他人拨打120送至我院。建立静脉通路,急诊测血压200/110mmHg,查头颅CT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给予降压、止血、预防脑血管痉挛等药物处理后收入院。

2.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4年;脑梗病史3年;分别于2013年、2015年行左下肢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

3.查体:Bp:160/90mmHg,神志朦胧,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正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颈抵抗,四肢肌力查体不合作,四肢肌张力高,两侧膝、跟腱反射未引出,两侧Babinski征阳性。HUNT-HRSS 分级: Ⅲ级。

4.辅助检查:头颅CT:双侧侧裂池、环池、脑沟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图1-2)。

治疗经过:

根据头颅CT影像,考虑动脉瘤破裂出血可能性大,为防止二次破裂出血造成生命危险,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急诊安排手术。全脑血管造影术见: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见一多囊状、形状不规则动脉瘤,大小约5*6mm,3D成像见瘤壁多处突起不光滑,相对宽颈,M2段上干在瘤颈发出,M1段纤细(考虑为脑血管痉挛所致),未见明显造影剂外溢(图3-5)。

分析:

这是一例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动脉瘤为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为相对宽颈,M2段上干在瘤颈发出,且左侧侧裂形成小血肿。为更好夹闭瘤颈及保护分支血管,最后征求患者家属意见行左侧翼点开颅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术(图6-7)。

3个小时结束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安返ICU给予抗脑血管痉挛、降颅压、控制血压等药物综合治疗。并行腰椎穿刺术释放血性脑脊液,减轻患者头痛,减少脑血管痉挛及后期脑积水的机率,术后第2天患者清醒转入普通病房,共住院治疗20天患者康复出院。出院时复查头颅CT(图8-9)。

结论:治疗颅内动脉瘤目前有两种方法,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了解动脉瘤的位置、形态、数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和血管关系、以及患者年龄和身体其他疾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其中的一种治疗方法或者二者的结合。此病例选择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即更好的夹闭了动脉瘤瘤颈、又保护了分支血管,也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