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享
膀胱炎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前者指膀胱结核而言。非特异性
膀胱炎系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其临床表现有急性与慢性两种。前者发病突然,排尿时有烧灼感,并在尿道区有疼痛。有时有尿急和严重的尿频。很重要的一点是上述症状既发生于晚间,又发生在白天,女性常见。终末血尿常见。时有肉眼血尿和血块排出。患者感到体弱无力,有低热,也可有高热,以及耻骨上不适和腰背痛。慢性
膀胱炎的症状与急性
膀胱炎相似,但无高热,症状可持续数周或间歇性发作,使病者乏力、消瘦,出现腰腹部及膀胱会阴区不舒适或隐痛,有时会出现头昏、眩晕等神经衰弱症状。
慢性
膀胱炎在膀胱镜观察,可以看到膀胱颈及膀胱三角区有水肿性炎症,整个膀胱呈现片状红肿黏膜,易出血,严重者出现黏膜溃疡,有时被渗出物所覆盖。炎症细胞侵及黏膜及肌层,伴有纤维性变,使膀胱弹性和容量减少。
临床表现
1.间质性
膀胱炎
是一种特殊的慢性
膀胱炎。其主要症状严重尿频、尿急、下腹痛、排尿痛、血尿等。多见于女病人。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容量减少,在膀胱底部或三角区有黏膜下出血。初次检查时不易发现,而在排出膀胱内液体再行充盈时才能看到。亦可在膀胱顶部见到绒毛状充血,范围有1~1.5cm直径,其中心部位呈黄色。组织学上除可观察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
膀胱炎,有显著的肥大细胞浸润外,尚有神经周围的慢性炎性浸润。
2.滤泡性
膀胱炎
本病常见于慢性尿路感染。膀胱镜可观察到小的灰黄色隆起结节,常被炎性黏膜包围,但有时在结节间亦可看到正常黏膜。病变常见于膀胱三角区或膀胱底部。显微镜检发现在黏膜固有层内有淋巴细胞滤泡组成的结节,需与肿瘤作鉴别。
3.腺性
膀胱炎
膀胱黏膜水肿,其中有腺样结构增生,并有许多炎症细胞浸润。患者以中年女性为多见。
4.气性
膀胱炎
常在糖尿病患者发生。由于在膀胱壁内葡萄糖被细菌(变形杆菌)侵入后而有发酵导致黏膜的气性外形。
5.坏疽性
膀胱炎
这是膀胱损伤的一少见结果。严重感染时可见膀胱壁脓肿与坏死。有的病人在整个膀胱壁有坏疽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