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治疗指导
急性胰腺炎的健康教育指导添加时间:2013-04-10 10:34:33 文章来源: 点击:80次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急腹症,有胰腺消化酶对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引起的化学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发热伴恶心呕吐,血、尿淀粉酶增高等。重症伴休克、腹膜炎,病情凶险,本病的好发年龄为20-50岁,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病因】
一、 胆道疾病
二、 饮食因素:大量饮酒,暴饮暴食
三、 十二指肠液返流
四、 胰管梗阻
五、 其他
【临床表现】
一、 腹痛 表现为激烈的上腹痛,并多向肩背部放射
二、 恶心、呕吐及腹胀,呕吐后不能使腹痛腹痛缓解
三、 发热
四、 水、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紊乱
五、 低血压及休克
【健康教育指导】
一、 休息与活动
(一) 胰腺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证睡眠及环境的安静,以降低代谢及胰腺分泌,增加脏器的血流量,促进组织修复和体力恢复,改变病情。
(二) 协助患者选择舒适的卧位,取弯腰、屈膝侧卧位为宜,以减轻疼痛。鼓励其翻身;防止因剧痛在床上辗转不宁者坠床,必要时加床档,周围不要有危险物,保证安全。
二、 饮食护理
急性期应禁食,防止食物及酸性胃液进入十二指肠刺激胰腺分泌消化酶,加重胰腺炎;禁食时每天应补液2000—3000ml,以补充血容量,重症者每天补液5000—10000ml;胃肠减压时补液量应适当增加,注意补充电解质,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腹痛和呕吐症状控制后(淀粉酶正常)可逐步给予进食,饮食要循序渐进,开始时可给患者饮水,无腹痛时可给予对胰腺炎刺激较少的碳水化合物类饮食,应从少量素食流质逐渐过渡,一般从无脂、低脂、低糖、低蛋白流质饮食开始,以后逐渐增加饮食,症状缓解后可选用少量优质蛋白(25g/d),有利于胰腺的恢复,忌油脂饮食。
一、 用药指导
遵医嘱给予止痛剂,观察止痛药的效果,使用阿托品或山良菪碱效果不佳时及时告诉医生,可加用哌替啶,必要时可重复给予解痉止痛药,若疼痛持续存在,应考虑是否并发胰腺脓肿和假性囊肿形成;如疼痛剧烈,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提示并发腹膜炎,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遵医嘱正确输入广谱、脂溶性好、易透过胰腺的抗生素。
二、 日常生活指导
(一) 避免暴饮暴食,选择易消化、低脂、无刺激性食物,如有既往病史的尤为注意。
(二) 胆道疾病、十二指肠疾病宜积极治疗。
(三) 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饮食卫生知识。避免暴饮暴食和酗酒,因为酒精有刺激胰腺分泌增多,引起胰管水肿导致梗阻,以及对胰腺的直接毒性作用。平时应进食低脂无刺激性食物防止复发;
(四) 注意身体锻炼,增强体质。腮腺炎病毒、肝炎病毒感染时易累及胰腺,如未有抗体者,应及时接种疫苗。
(五) 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长期应用雌激素和维生素A、利尿剂、消炎痛、硫唑嘌呤等,均可诱发本病。
(六) 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情绪激动时,可是Oddi括约肌功能失常,引发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