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及防治

        高热惊厥的发作与发热性疾病中体温骤然升高有关。由于有明显的诱发原因,高热惊厥在儿童期患病率为3%—4%,首次发作年龄在出生后0.5—3岁,平均18—22个月。男孩稍多于女孩。绝大多数5岁后不再发作。

临床特征

        高热惊厥发生在热性疾病初期,体温骤然升高(大多39℃)时,>70%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其他伴发于出疹性疾病、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或急性菌痢等疾病,但不包括颅内感染和各种颅脑病变引起的急性惊厥。

        单纯性高热惊厥(又称典型高热惊厥)多数呈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少数也可有其他发作形式,如肌阵挛、失神等。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可伴有发作后短暂嗜睡。发作后患儿除原发疾病表现外,一切恢复如常,不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在一次发热疾病过程中,大多只有1次发作,个别有2次发作。约50%的患儿会在今后患发热疾病时再次或多次发作,大多数(3/4)的再次发作发生在首次发作后1年内。

        少数高热惊厥呈不典型经过,称复杂性高热惊厥。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一次惊厥发作持续时间>15 min;②24 h内反复发作≥2次;③局灶性发作;④反复频繁发作,累计发作总数>5次。

        高热惊厥的防治

        对于单纯性高热惊厥,仅针对原发病处理,包括退热药物和其他物理降温措施即可。但对有复发倾向者,可于发热病开始即使用地西泮1 mg/(kg?d),每天分3次口服,连服2——3 d,或直到本次原发病体温恢复正常为止。对复杂性高热惊厥或总发作次数已>5次者,若以安定临时口服未能阻止新的发作,可长期口服丙戊酸或苯巴比妥钠,其他传统抗癫痫药对单纯性高热惊厥发作的预防作用较差。

        对单纯性高热惊厥,一般无需做脑电图检查。但对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若脑电图中新出现痫性波发放,则可能提示癫痫发生的危险性。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