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品应用指南(二)

2.8 嫩肤和抗皱类  添加维生素E、绿茶提取物等抗氧化剂,维生素 A 类似物,或人参、黄芪、灵芝提取物等可改善皮肤的新陈代谢功能,起到了嫩肤和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 2.9 遮瑕类  添加不透明的原料如滑石粉、高岭土等矿物粉后,可起到遮盖瑕疵和美化皮肤质地的作用。 2.10 其他  添加了抑制汗液分泌和抗菌原料的护肤品可用于改善多汗症和腋臭,添加了激活毛囊代谢的成分后,可达到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如今,随着化妆品科学技术的迅速进展,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护肤品应用于临床。 3皮肤屏障受损性的皮肤病 主要包括如下疾病: ①干燥性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症等; ②红斑鳞屑性疾病:如银屑病、毛发红糠疹、红皮病等; ③面部皮炎: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玫瑰痤疮)、口周皮炎、慢性剥脱性唇炎等; ④角化异常的皮肤病:如鱼鳞病、毛周角化症、剥脱性角质松解等; ⑤药物导致的皮肤干燥脱屑:如维甲酸、过氧化苯甲酰等; ⑥生理性皮肤干燥:主要见于老年人或季节气候变化造成的皮肤干燥。以上疾病多选择舒缓类、清洁类保湿和皮肤屏障修复类的护肤品。 3.2 敏感性皮肤  主要包括如下疾病: ①敏感性或不耐受性亚健康皮肤; ②劣质化妆品或化妆品使用不当致皮肤屏障破坏; ③医源性,如激光等微创术后,各种药物治疗造成的皮肤不耐受,如激素依赖性皮炎等。 以上疾病也多选择舒缓类、清洁类、保湿或皮肤屏障修复类的护肤品。 3.3 皮脂溢出性皮肤病  主要包括如下疾病: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玫瑰痤疮) 等皮肤病。以上疾病多选择控油类清洁类,控油和抗粉刺类护肤品,舒缓类或皮肤屏障修复类护肤品也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3.4 色素性皮肤病  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如黄褐斑、炎症后色素沉着、黑变病等,该类疾病辅助应用美白祛斑类护肤品,并配合保湿类、舒缓类护肤品进行基础护理,外涂防晒霜等有明显的疗效。色素减退性皮肤病,如白癜风等,在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可选用遮瑕类护肤品掩盖皮损。 3.5 光皮肤病  包括光敏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红斑狼疮、皮肌炎、皮肤光老化等。护肤品选择原则为强调防晒功能,同时应用保湿剂改善皮肤干燥、脱屑的症状。临床上嫩肤类产品就用于延缓皮肤的光老。 3.6 激光等微创术后的皮肤护理  该类情况的护肤品选择:舒缓类、清洁类,舒缓类湿敷面膜、保湿类或皮肤屏障保护类产品用于基础护理。促进创面愈合的护肤品可加速皮肤修复功能,急性期后也要使用防晒类护肤品。 3.7 其他  对腋臭和多汗症可使用抑臭止汗类护肤品,某些类型脱发患者可使用育发类护肤品。 4应用护肤品的注意事项 首先,皮肤科医生必须了解护肤品的种类和各自的作用机制,掌握其中各主要功效原料的基本特性和各种剂型护肤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要其熟悉批准文号和产品全成份标识,拒绝夸大护肤品功效的宣传,对生产护肤品所必须的证件不齐的假冒伪劣产品禁止使用。第二:根据患者年龄、皮肤类型、皮肤疾病的性质等情况合理地选择护肤品。第三:对患者加强科普教育,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对普及护肤品功效和使用方法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最后,接诊医生和护士要及时了解患者使用护肤产品后的情况,如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停用护肤品,并积极予以对症处理。 (本文摘自《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29(6):553-555)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