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危人群怎样自我管理?

血糖正常性高危人群的管理

  健康教育:建议每位高危者和(或)家属(照护者)应接受每年巩固1次系统性的教育。内容至少应包括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相关知识,如什么是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运动和戒烟的基本知识等。此外,还应包括该人群的其他脑心血管病(CCVD)风险的管理知识。

  生活方式干预,建议通过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等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减少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推荐肥胖或超重者控制至正常体重指数(<24 kg/m2),或体重至少减少5%~10%;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 kcal;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分钟/周。开始生活方式后,须定期随访其执行度;建议每6个月检测一次空腹血糖。

  其他CCVD风险的管理,如血压、血脂同等重要,详细指标见控制目标部分。

  监测: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后,须定期随访该人群的血糖变化情况,建议每年至少1次于医院行空腹血糖和(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管理

  健康教育:同血糖正常性高危人群。

  其他干预:①生活方式及血糖以外其他CCVD风险的管理;②生活方式干预不够时,应积极采取降糖药物干预。

启动降糖药物治疗的时机

  如严格执行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以上而血糖仍控制不佳[空腹血糖>6.1 mmol/L和(或)餐后血糖>7.8 mmol/L],或高血糖进展,且年轻、经济条件好、有高的健康需求及医疗条件者可考虑使用药物。

降糖药物的合理应用

  ① 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推荐使用二甲双胍(750~1700 mg/d);若要减重,平均剂量2000~2550 mg/d。二甲双胍不耐受可使用阿卡波糖150~300 mg/d(若要减重,平均剂量300 mg/d)或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4~8 mg/d、吡格列酮15~45 mg/d)。

  ② 糖耐量受损( IGT)人群:阿卡波糖(150~300 mg/d);若要减重,平均剂量300 mg/d。如不能耐受阿卡波糖,可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罗格列酮4~8mg/d、吡格列酮15~45 mg/d)。

  ③ IFG IGT人群:推荐使用二甲双胍1750 mg/d(若要减重,平均剂量2000~2550 mg/d)或阿卡波糖150~300 mg/d(若要减重,平均剂量300 mg/d)。若6个月单药控制血糖不达标可联合使用。如不能耐受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可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罗格列酮4~8 mg/d、吡格列酮15~45 mg/d)。

  此外,建议每年至少1次于医院行空腹血糖和(或)OGTT检查。 如IFG IGT人群,建议监测频率提高至6个月至少1次。

糖尿病前期特殊人群的管理

  如已患CCVD、老年或超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精神障碍、脏器功能受损、预期寿命<10年以及老年独居等的糖尿病前期者,其病情差别较大,重点是监测血糖,一般不需要针对血糖做特别干预。重点在于个体化区别对待。

  体重控制目标 肥胖或超重的糖尿病前期人群体重应减少5%——10%,并使体质指数长期维持在健康水平。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