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诊

幼儿急疹(ES),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疾病,多发生于春秋季,无性别差异,发病多在2岁以内,尤以1岁以内最多,潜伏期一般5~15天。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是引起幼儿急疹的病因。临床特征为高热3~5天,然后骤然退热并出现皮疹,即“热退疹出”。本病预后良好,均能自愈。

别称:婴儿玫瑰疹

英文名称:exanthema  subitum

英文别名:roseola infantum

就诊科室:儿科

多发群体:婴幼儿

常见症状:人疱疹病毒6、7型感染

传染性:发热,出疹,水肿,前囟隆起,轻咳,流涕,腹泻,食欲减退等

病因

人疱疹病毒6、7型感染是本病病因。

临床表现

1.发热

1~5天。体温可达39℃或更高,常突起高热,病初可伴有惊厥,但临床体征不明显,仅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表现为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2.出疹

热退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分布于面部及躯干,可持续3~4天。部分患儿软腭可出现特征性红斑,皮疹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积。

3.其他症状

包括眼睑水肿、前囟隆起、轻咳、流涕、腹泻、食欲减退等。部分患儿颈部淋巴结肿大。

检查

由于幼儿急疹的主要病因为HHV-6和HHV-7,故幼儿急疹的检查可以通过检查以上两者来进行。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减少,淋巴细胞增高,最高可达90%以上。

诊断

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可确诊。

鉴别诊断

应与肺炎球菌脓毒血症、麻疹、风疹、腺病毒、肠道病毒等感染、性传播疾病及其他发疹性疾病相鉴别。

治疗

无需特殊治疗,为自限性疾病,主要是加强护理及对症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给予易消化食物。高热及时退热,以免出现惊厥。

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