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肿瘤的一些特点

儿童肿瘤的特点

与成年人恶性肿瘤不同,儿童恶性肿瘤多来源于间胚叶组织,约二分之一伴有先天畸形,早期多以发热、头痛或者发现无痛性的包块就诊,简单来说,儿童肿瘤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 发病低龄化:0-4岁儿童更易患病,是5-14岁的2倍,男性儿童发病率高于女性

· 生长速度快:部分肿瘤从一期发展到四期,最快只要三、四个月

· 恶性程度高:普遍因为发现较晚,且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边界不清

· 放化疗敏感:治疗效果好于成年人,治疗后复发率较高,远期不良反应高于成人,大多数儿童肿瘤对于放射治疗敏感,但根据其敏感程度不同,可以分为:

· 高度敏感肿瘤:包括肾母细胞瘤、恶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等;

· 中度敏感肿瘤: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等;

· 低度敏感肿瘤:包括骨肉瘤、纤维肉瘤等。

神经母细胞瘤

发病率占儿童实体肿瘤发生率第1位,来源于交感神经节或者肾上腺的髓质,多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被称作“儿童肿瘤之王”。国内患者大部分确诊时为Ⅲ期或Ⅳ期,具有高度的侵袭性,预后差。

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放疗除了常规适应症应用以外,对于软组织和骨相关疼痛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对于出现肝脏肿大的患者,在肝脏照射过程要注意肾脏的保护,对于出现全身转移的患者,自体或同种骨髓抑制作为挽救治疗手段,抑制前要进行全身照射

肾母细胞瘤

来源于后肾的胚基,可生长在肾脏任何位置,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尤以3-4岁为多发,5年生存率达到80%以上。

放射治疗较早应用其治疗中。早期局限期患者首选手术,当肿瘤巨大手术难度大时,可以行术前放疗。Ⅰ、Ⅱ期术后也不需要放疗,Ⅲ期患者多出现腹膜转移和肝脏受侵,需要进行全腹照射,有研究表明患者的预后与放疗介入的时机有关,推荐术后10天内给予放疗,最晚不超过14天。

横纹肌肉瘤

横纹肌肉瘤来源于胚胎间叶细胞,可以生长于机体任何部位,多见于头颈部,发病率占儿童实体肿瘤的6%,多发于8岁前儿童,5年生存率达到70%以上。

主要使用手术和化疗控制局部原发病灶,横纹肌肉瘤对于放疗治疗敏感,可运用于各种期别的治疗中,包括原发灶照射,转移淋巴结区域照射和术后照射。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侵犯时要进行全颅+脊髓照射,儿童往往不能耐受大剂量的长周期放疗方案。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