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一、青少年骨骼发育特点 小学生的骨骼短细,软骨成分较多,骨化尚未完成,骨组织中水分和有机物成分所占的比例较大,因而骨的弹性与韧性较好,不易发生骨折,但坚硬性差,承受压力和肌肉拉力的能力较差,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易发生弯曲和变形。这些特点决定了小学生不宜进行负重过大的力量练习和长期维持固定姿势的练习,避免骨骼发生畸形。 初中阶段,10~14岁少年儿童的骨骼系统正处于发育成长期。此阶段骨组织中的水分和胶质较多,钙质较少,骨密度较薄,弹性和韧性很好,坚固性差、容易弯曲变形。到15~16岁时水分和胶质逐渐减少,钙质增多,很多部位的骨组织未完成骨化,坚固性仍较差。 高中阶段已进入青春发育中后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育基本成熟,接近成人水平。高中生骨骼的生长发育已进入稳定阶段或缓慢增长阶段。女子16~17岁,男子17~18岁四肢骨化迅速,脊椎骨到20~22岁,髋骨到19岁后完成骨化。骨化完成后,身高不再增长,在骨完全骨化前,该部位的任何过大负荷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 对儿童少年的身体条件的评定是对其生长发育程度的评定,也是进行选材的预测。发育的程度以发育年龄来表示。发育年龄指某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应达到的平均指标:时间年龄是指以日历计算,从出生后的实际年龄算起。发育年龄和日历年龄并不一致。有的发育年龄较时间年龄超前,即发育程度比同龄人的平均发育水平超前,相反则是滞后的。 生物年龄和日历年龄与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青少年的生物年龄很重要。可以通过牙齿、第一二性征的发育、骨骼骨化的速度等多种方法来测定发育水平。 评定骨的发育程度可根据骨化中心的形态变化判断。判断的标志:骨化中心是否出现、骨化中心的形态变化、关节面是否出现和形成、骨化中心与骨干骺端横径的比例关系、干骺愈合程度等。采用的方法是拍摄手骨、腕骨、桡骨、尺骨远侧端后前位X光片,根据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与数量,骨骺与骨干愈合的时间、程度平出骨龄,作为评价发育程度的依据。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