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  在我国关于干眼的名词包括干眼、干眼症、干眼病、角结膜干燥症等。干眼症指患者具有干眼的症状但无干眼的各种体征的情况,尤其是无眼表的损害,无引起干眼的局部及全身性原因。这些症状可能为一过性,如偶尔看书或用电脑引起的眼不适,但只要经过休息或短暂应用人工泪液则恢复正常。干眼病指患者有自觉症状、泪膜异常以及广泛眼表上皮损害体征者。角结膜干燥症是由于干燥综合征引起的眼表改变,为干眼病中的一种,此类诊断应放在干眼病中。而干眼则是干眼症、干眼病及干眼综合征等一大类疾病的总称。

  病因与遗传背景有关

  我国干眼发病率高的原因较多,可能与遗传背景、环境状态、空气污染等有关,并与老龄、女性、城市居民及屈光不正相关。

  干眼的病因有以下六个方面:1.因免疫、感染、环境、药物、激素紊乱等各种因素造成泪腺功能低下而致泪腺副泪腺分泌减少;2.由于沙眼、化学及辐射伤或药物中的防腐剂使结膜杯状细胞破坏,致黏蛋白分泌不足;3.睑板腺功能障碍及睑板腺阻塞,使泪膜脂质缺乏,眼表水分易蒸发,而当泪液分泌不能代偿时即发生干眼;4.因睑缘缺损或面神经麻痹引起眼睑闭合不全等致泪液蒸发过快;5.眼睑和眼表的异常,使泪液分布异常;5.结缔组织病变,如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泪腺被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干眼的危险因素,是指增加干眼发生可能性的因素。现有研究结果提示我国的干眼危险因素主要有:老龄、女性、都市居民、高海拔、糖尿病、翼状胬肉、空气污染、眼药水滥用、使用视频终端、角膜屈光手术、过敏性眼病和全身性疾病等。

  治疗要重建完整泪膜

  干眼的症状包括眼干涩、异物感、烧灼感,时有眼痒、眼红,喜眨眼、畏光,视物模糊,视力波动,视疲劳,不能耐受有烟尘的环境等。干燥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口干、关节痛等。

  干眼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重建完整的泪膜,适当治愈形成上皮,重建眼表功能,缓解症状。

  首先要消除引起干眼的一切诱因,此为治疗的关键及最佳方法;对于不同病情干眼患者,选择泪液补充、保存、刺激分泌、抗炎等方法,或联合使用多种方法结合中医辨证论治,调整机体内环境,必要时戴硅胶眼罩、湿房镜或潜水镜;对重症干眼症患者,除上述治疗外,需配合手术治疗。

  人工泪液为治疗干眼的一线用药,润滑眼表是人工泪液的最主要功能。同时,它可以补充缺少的泪液,稀释眼表的可溶性炎症介质,降低泪液渗透压并减少渗透压引起的眼表反应。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