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遗尿是怎么回事
中医的遗尿症状,通常可用桑螵蛸散证和缩泉丸证,来进行简单的概括。首先,桑螵蛸散证是因为心肾两虚,临床可见小便频数,或如米泔色,心神恍惚,健忘食少,以及遗尿,甚至滑精等,是由于心肾两脏亏虚,水火不能相交济导致的心虚,心神失养。可以见到心神恍惚,健忘,肾虚,肾气不能固摄,看到小便次数多或者尿像淘米水样,有时还有滑精。在治疗上,应该要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其次,缩泉丸证,是由于下元虚冷,小便次数比较多,一些小儿夜间遗尿。原因是肾气不足,膀胱虚冷,不能约束水液,所以,小便次数多,夜间遗尿。通常是因为下元虚冷。治疗上,应该用温肾驱寒,缩尿止遗,用益智仁温肾纳气,暖脾摄精,固肾缩尿;乌药温散下焦虚冷;用山药来健脾补肾,涩精气,从而起到温肾驱寒,涩尿止遗的功效。
此外,还有一种遗尿,它是一种实证,由于下焦火盛或湿热困扰,而导致的遗尿,应该清热化湿,清利下焦湿热,一般可用八正散来进行加减。
总之,中医遗尿多见于小儿,多因虚证,是因为肾气虚,失去固摄多见,少数可因膀胱下焦湿热引起。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