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名称 | 体检项目 | 临床意义 | 男 | 女 |
|---|
| 血常规 | 血常规 | 根据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变化筛查血液系统或全身性健康异常(如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感染等) |  |  |
| 尿常规 | 尿常规 | 筛查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系统结石或感染、溶血性黄疸、肾癌、糖尿病等疾病 |  |  |
| 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 | 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 | 用于监测宫颈癌、肺癌及头颈上皮细胞鳞癌的治疗效果,复发、转移或评价预后,可作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第一标志物 |  |  |
| 同型半胱氨酸(HCY) | 同型半胱氨酸(HCY) |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诊断 |  |  |
| 超声心动图 | 超声心动图 | 显示心脏的结构、功能和血流状态情况,可筛查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各种心脏疾病 |  |  |
| 一般检查 | 一般检查 | 判断身体基本健康情况及营养状况 |  |  |
| 空腹血糖(GLU) | 空腹血糖(GLU) | 判断有无糖代谢紊乱,糖尿病治疗检测指标,升高:各型糖尿病、各种内分泌疾病、颅内高压,降低:胰岛素分泌过多、胰岛细胞增生或肿瘤、胰岛素治疗过量、严重肝病、营养不良、饥饿 |  |  |
| 心电图检查 | 心电图检查 | 心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病、心脏传导异常、心肌梗塞,心律不齐等病变筛查 |  |  |
| 视力 | 视力 | 了解视力情况及筛查色弱及色盲 |  |  |
| 眼压测定 | 眼压测定 | 筛查青光眼 |  |  |
| 眼底摄影 | 眼底摄影 | 观察眼底、血管是否有病变,可筛查出的疾病:视神经炎,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神经萎缩,眼底各类疾病 |  |  |
| 便潜血 | 便潜血 | 便潜血是指消化道少量出血、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不能发现的出血,用来检查消化道有无微量出血,对涉及消化系统出血的相关疾病,尤其是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有重要意义。 |  |  |
| 肝胆功能检查 | 肝胆功能检查 | 协助诊断肝脏病变,是肝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 |  |  |
| 肾功能三项 | 肾功能三项 | 血清BUN有助于观察肾小球滤过功能,在慢性肾脏疾病中评价肾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指导肾脏疾病的治疗 |  |  |
| 血脂检查 | 血脂检查 | 用于高脂血症、胰腺炎、肝肾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症和营养学评价,升高:冠心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不足、肾病综合症、脂肪肝、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降低:甲状腺功能减低、肝功能严重衰竭、肾上腺功能减低 |  |  |
| 癌胚抗原(CEA) | 癌胚抗原(CEA) | 为多种肿瘤相关性抗原,可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升高:胰腺癌、肺癌、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恶性肿瘤治疗后复发或转移 |  |  |
| 甲胎蛋白(AFP) | 甲胎蛋白(AFP) | 用于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生殖细胞肿瘤 |  |  |
| 血清CA19-9(CA19-9) | 血清CA19-9(CA19-9) | 为胰腺癌敏感的标记物,其他消化道肿瘤如肝癌、胃癌也可升高 |  |  |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分泌至精液中,是精浆的主要成分之一。由于这种蛋白只在前列腺组织中存在,被命名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  |
| 内科检查 | 内科检查 | 筛查高血压病,风心病,肺心病,肺部炎症,气管炎,哮喘,肝脾肿大等疾病 |  |  |
| 外科检查 | 外科检查 | 筛查乳腺疾病,脊柱及四肢关节疾病,痔疮,直肠息肉,淋巴结、甲状腺肿大等 |  |  |
| 耳鼻喉一般检查 | 耳鼻喉一般检查 | 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腺病变,及耳、鼻、鼻咽部、喉部肿瘤病灶筛查 |  |  |
| 一般检查 | 一般检查 | 筛查睑内翻、睑外翻、倒睫、睑下垂、结膜炎、砂眼、泪囊炎、角膜炎、斜视等疾病 |  |  |
| 裂隙灯检查 | 裂隙灯检查 | 筛查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疾病,如角膜变性、角膜炎、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等病变 |  |  |
| 腹部彩超 | 腹部彩超 | 筛查肝脏、胆囊、胰脏、脾脏、肾脏、肝内胆管、总胆管等器官病变,如:脂肪肝,胆石症,胆囊息肉,肾结石,胰腺疾病及相应器官占位病变 |  |  |
| 前列腺彩超(男) | 前列腺彩超(男) | 筛查前列腺炎症及占位性病变 |  |  |
| 颈总动脉彩超 | 颈总动脉彩超 | 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病变的存在,预防和减少血管病发病;可筛查颈动脉硬化、狭窄、动脉瘤、动脉炎等病变 |  |  |
| 甲状腺彩超 | 甲状腺彩超 | 筛查甲状腺炎症、结节、增生、肿瘤等病变 |  |  |
| 骨密度测量 | 骨密度测量 | 筛查骨质减少、骨质疏松症等 |  |  |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了解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反映糖尿病较长时间内血糖控制水平的良好指标。 |  |  |
| 甲状腺功能检测 | 甲状腺功能检测 | 用于协助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协助评价下丘脑垂体的功能,指导甲状腺癌根治术后甲状腺激素治疗剂量的调整,升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地方性缺碘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患者在甲状腺激素水平低的时期、TSH不恰当性分泌综合症。降低:原发性甲亢、催乳素瘤、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药物影响。 |  |  |
|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血液中小部分以游离形式循环于血液中。 |  |  |
| F-PSA/T-PSA | F-PSA/T-PSA | F-PSA/T-PSA |  |  |
| 胃蛋白酶原I | 胃蛋白酶原I | 胃蛋白酶原I是胃粘膜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是检测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标,胃酸分泌增多胃蛋白酶原I升高,胃酸分泌减少或胃粘膜腺体萎缩胃蛋白酶原I降低,胃蛋白酶原I与胃蛋白酶原Ⅱ联合用于胃癌、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筛查。 |  |  |
| 胃蛋白酶原II | 胃蛋白酶原II | 胃蛋白酶原Ⅱ是胃粘膜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相对于胃窦粘膜),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胃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值有关,胃蛋白酶原II与胃蛋白酶原I检查用于胃癌、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筛查。 |  |  |
| 胃蛋白酶原I/II | 胃蛋白酶原I/II | 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其比值,PGI/II比值进行性降低与胃粘膜萎缩进展相关 |  |  |
| 辨色力 | 辨色力 | 了解视力情况及筛查色弱及色盲 |  |  |
| 动脉硬化诊断及评估 | 动脉硬化诊断及评估 | 早期发现和筛选周围血管病和肢体动脉硬化 |  |  |
| 血清CA72-4 | 血清CA72-4 | 血清CA72-4是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增高见于胃癌、大肠癌、卵巢癌、肺癌及乳腺癌等恶性肿瘤。 |  |  |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 是小细胞肺癌重要标志物之一,也见于其它神经内分泌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甲状腺髓质癌 |  |  |
| 幽门螺旋杆菌(呼气试验) | 幽门螺旋杆菌(呼气试验) | 筛查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可以引起临床常见的浅表性胃炎,弥漫性胃窦胃炎和多灶性萎缩性胃炎,部分病人最终会成为胃癌患者 |  |  |
| 乙肝五项(电化学发光法) | 乙肝五项(电化学发光法) | 乙肝五项又称乙肝两对半检测,包括有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及乙肝核心抗体,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检查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的检测,同时可动态观察疗效和监测病情。 |  |  |
| 梅毒螺旋体抗体 | 梅毒螺旋体抗体 | 梅毒螺旋体抗体是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在血清中出现的特异性抗体,是梅毒感染和监测的主要标志,此抗体阳性意味着感染或既往曾感染,需进一步检查诊断是否为现症感染。 |  |  |
| 艾滋病抗体 | 艾滋病抗体 | 艾滋病抗体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产生的抗体,所有艾滋病毒感染者都会产生抗体,但大多数感染者产生的抗体不能杀死艾滋病毒,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艾滋病的方法,如初筛试验为阳性,须进一步检查是否为艾滋病病毒感染。 |  |  |
| 丙型肝炎抗体 | 丙型肝炎抗体 | 为丙肝病毒感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为非保护性抗体,是感染过丙型肝炎的标志,一般用于流行病学筛查,确诊现症感染须结合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等检测。 |  |  |
| 体成分分析 | 体成分分析 | 监测人体的体重和机体脂肪百分比的变化,防止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和其它一些慢性疾病。 |  |  |
| 口腔常规检查 | 口腔常规检查 | 筛查颜面、涎腺、颞下颌关节、牙体、牙周、口腔粘膜等部位疾病 |  |  |
| CT检查 | CT检查 | 诊断胸部疾病,肺癌、胸膜、膈、胸壁病变;对于冠状动脉和心瓣膜、大血管壁的钙化及动脉瘤改变、心、大血管病变成像清晰、诊断价值高。 |  |  |
| 颈椎正侧位检查 | 颈椎正侧位检查 | 通过X射线,检查颈椎的骨质变化及其生理曲度,发现颈椎疾病。 |  |  |
|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 升高提示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  |  |
|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 甲状腺功能评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等甲状腺疾病的检查) |  |  |
| 肺功能检查 | 肺功能检查 | 可对受检者呼吸生理功能的基本状况作出质与量的评价。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诊断病变部位、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