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炎是什么症状
膜性肾病又称膜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以肾病综合征,或无症状性蛋白量为主要表现。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于多种疾病,见于乙肝等感染性疾病,红斑狼疮等系统性疾病,青霉胺等药物治疗及恶性肿瘤。具有病程反复、慢性迁延特点。病理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二期膜性肾病进展缓慢,迁延不愈,二期膜性肾病是膜性肾病的病情进展的一个分期,治疗的患者一般需要3月,多可痊愈,可用ACEI、ARB类药物来控制病情,观察尿蛋白。如果已经到了肾病综合征,要给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控制病情。而治疗二期膜性肾病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肾病中医上属于水肿病范畴,与肺、肾、脾脏功能失调有关。本病的发病多由湿热之邪郁结,复由脾肾之气亏损,久则伤及肾气,造成脾不敛精、肾不固精,久则伤及血络、血瘀水停、病势缠绵。
中医可对膜性肾病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活血化瘀贯穿全程,过程中益气活血、清热利湿、温补脾肾;脾虚湿热型,治以益气活血、清热利湿;脾肾阳虚型,治以益气活血,健脾补肾;肝郁脾虚型,宜健脾利湿、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