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高血糖?
治疗原则主要是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以清其胃兼滋其肾;至下消者,以滋其肾,兼补其肺。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以及阴损及阳的病变,易并发痈疽,眼疾,痨嗽等并发症。针对具体病情合理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的治法。对于上消的肺热津伤证,可用消渴方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对于中消的胃热炽盛者,可用玉女煎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对于气阴两虚的中消证,可予七味白术散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对于下消的肾阴亏虚证,可用六味地黄丸滋阴固肾。
对于阴阳两虚的下消证,可用金匮肾气丸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本证饮食有重要意义,少数患者经过严格,合理的饮食控制,收效良好。中医药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中医认为是一种消渴病。
消渴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导致阴虚内热,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病机主要是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燥热愈盛则阴愈虚。肺、胃、肾为主要病变脏腑,尤以肾为关键,三脏之中,互相影响又有所偏重。
现代研究认为,瘀血贯穿糖尿病的始终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补充瘀血为患。糖尿病病机,眼底病变、脑血管病变、心血管病变、肾病等以血脉涩滞,瘀血痹阻为核心病机,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对多种并发症当辨证施治为主,适当配伍活血化瘀的药物,提高疗效。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