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要看什么科

脾胃虚弱,可以看中医科或中医消化科。

脾胃同处中焦,相为表里,脾主健运,胃主受纳,二者燥湿相济,升降相因,纳运相济。脾、胃为病,一般多兼见同病,不论是脾病还是胃病,一般一起统称脾胃病证,脾胃病皆有寒热虚实之不同。

脾病多虚,以脾阳虚衰,运化失调,水湿痰饮内生及气虚下陷为常见。胃病多实,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胃气上逆为主要的病理改变。

脾病常见症状有腹胀、腹痛、泄泻、便溏、浮肿、出血等。胃病多见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等症。胃病除了实证,也有虚证,实证和虚证都可以出现上述的临床表现。脾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具体来说,可分为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胃阴虚证、胃阳虚症等。

1.脾虚证。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而表现出来的证候。用四君子汤加减。

2.脾阳虚证。是在气虚的基础上引起一些寒象,表现为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一般用理中丸加减。

3.脾气下陷证。脾气虚,会引起脾气下陷,一般表现为脾气虚弱以及功能失常,出现脏器下垂的症候。一般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4.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表现出来的一些出血的病症。一般用归脾汤。

5.胃阴虚证。是指胃阴亏虚,虚热内生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可用益胃汤滋阴益胃。

6.胃阳虚证。是胃中阳气不足,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可参照脾阳虚证进行辨证论证。

平时不食生冷、寒凉、油腻碍胃的一些食物;也可当选用一些中成药,比如健脾丸、补脾益肠丸、大山楂丸、健胃消食片、香砂养胃丸、附子理中丸等等,但需要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服用。要调畅情志,防止思虑伤脾,肝气犯胃。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