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脾虚有什么症状
一般来说,脾失健运引起的脾虚血少,会引起月经后期、量少、闭经;脾虚湿盛会引起经行泄泻、带下黄白、妊娠肿胀、闭经、不孕。脾失统摄,可以导致月经先期、量多、崩漏、乳汁自出。脾气下陷,可以导致阴挺下脱、崩中等。脾虚不孕或失于统摄,以健脾补气为主,常用药有人参、白术、茯苓、山药、甘草、大枣,常用方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完带汤等。
胃失和降而致呃逆,宜安胃和中,行气降逆,常用药陈皮、法夏、砂仁、佛手之类,常用方香砂六君子汤。
若胃热上逆,宜清热降逆,常用药竹茹、黄芩、柿蒂,常用方橘皮竹茹汤。
若胃寒而逆,宜温中降逆,常用药白蔻仁、生姜、干姜、吴茱萸,方用干姜半夏人参汤。
若脾虚而夹滞者,可于陈夏六君子汤中加入鸡内金、炒谷芽、炒麦芽、炒山楂等以消食。
如脾虚夹湿者,可于陈夏六君子汤加入苍术、藿香、厚朴、炒薏仁之类。
若脾虚而中气下陷,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可用黄芪、人参、白术,少佐以升麻、柴胡以升举阳气,常用方补中益气汤。
如气虚失去统摄而出血,可以健脾补气方药中加入收涩止血之品,如荆芥炭、姜炭、艾叶、五倍子等,常用方固本止崩汤。
若心脾两虚导致崩中漏下,体倦怔仲,少食失眠,宜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于健脾药中加入酸枣仁、远志、龙眼肉、茯神,比如归脾汤。
脾胃调护:不过滋腻,不过辛燥,不宜克伐中气,有碍脾胃运化。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赖之以濡养,又冲脉隶属于阳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府,脾胃健旺,精微充足,则气血旺盛,冲任充沛,经、孕、产、乳正常。脾主运化升清,喜燥而恶湿,胃主受纳降浊,喜润而恶燥,一阴一阳相为表里,升降出纳,互相支持,以完成其益气、生血、统血等功能,若脾胃失调可引起多种疾病,所以健脾和胃是妇科常用的治法。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