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内热有什么症状

这句话的意思是,外有风寒,内有热象,或者是外感风寒,入里化热,或者是阴虚体质(也即虚热体质),外感风寒,从阳化热。

实际上,这就是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寒包火”。既有表寒证,也有内热证。即表现恶寒发热,还有口干,舌红苔白或黄等症状。

《伤寒论》在讲到六经传变的时候,伤寒从表而传至里,从太阳经传至阳明经,再传至三阴经,在疾病传变的过程当中,病邪的性质会发生变化,比如说是由表寒变成表热,或者是由表寒入里而化热,这时表寒未解,又有里热,为太阳、阳明表里同病。

所以治疗上,既要外散风寒,又要兼清里热,据表寒、里热的主次分别加以兼顾调整。

风寒为主,我们可以用荆芥、麻黄外散表寒;内热为主,我们可以用银花、连翘解表清热,或疏散风热;热象明显的,还需加石膏、知母清阳明气分的里热。由于热易伤阴,往往伴有阴伤表现口渴等症状,酌加一些滋阴的药物,比如说玄参、麦冬、生地、石斛等;有时还伴有大便秘结的腑实证,可加大黄、芒硝等。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