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月子病

产妇在生产后至产褥期中所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月子病)。月子里得了病就要抓紧治疗,不能拖延,出了月子就比较难治,如果留下了病根,以后治疗会比较棘手,因为出了月子以后,因筋骨腠理已经闭合,风寒已包含于体内,治疗起来要多费一些时间,般要3到5个月,但只要找出病因,针对施治,完全治愈还是有把握的。

现代临床的常见产后病有:产后眩晕、产后痉证、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绝、产后发热、大便难、排尿异常、自汗、盗汗、身痛、缺乳、乳汁自出。产后诸证多发生于新产之后,其中产后血晕、产后痉证、产后发热等属于产后危重病症,临床必需详察,明确诊断,防止贻误病情。

病因病机三个方面:

一、亡血伤精,由于分娩用力出汗和产伤或者失血过多,使阴血暴亡,变生他病。

二、瘀血内阻,产后余血浊液易生瘀滞,或胞衣残留或感染邪毒,均可导致瘀血内阻,败血为病。

三、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致,产后气血俱伤,元气受损,抵抗力减弱,所谓“产后百节空虚”,稍有感触或生活失慎,致产后诸病。

产后需注意“三审”。即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别有无恶露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同时了解产时情况,如分娩方式、出血多少、有无产伤,并结合产后有无发热、恶寒、出汗多少、有无身痛、尿频、尿闭等临床症状,辅助治疗。

产后病的治疗应根据亡血伤精,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特点,本着“勿拘于产后,勿忘于产后”的原则。临证时需细心体察,针对病情,虚则宜补,实则宜攻,寒者宜温,热者宜清的原则。选方用药,必须照顾气血。行气无过耗散,消导必先扶脾,寒证不过温燥热,热证不宜过于寒凉,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注意调护,适寒温,节饮食,和情志,禁房事。注意外阴卫生和恶露情况。有产伤应及时修复,因急产或滞产有道感染,必要时作预防性治疗,以免邪毒为患。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