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心肌缺血有哪些方法

心肌缺血,中医称胸痹,主要是指胸部闷痛,与受寒,饮食失调,情志,年迈体虚有关。

病机是心脉痹阻,本虚标实。本虚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标实有血瘀、寒凝、痰浊、气滞的不同,相兼为病如气滞血瘀,寒凝气滞,痰瘀交阻等。

治疗上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先疏理气机,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尤重活血通脉;本虚宜补,权衡阴阳气血不足,补气温阳,滋阴益肾,纠正偏衰,尤重补益心气。如发生脱症的先兆,必须急行固脱。

分证施治如下: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

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3.痰浊痹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和涤痰汤

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5.气阴两虚一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平时不要激动,勿过度愤怒,保持心情愉快,低盐饮食,不要过饱,多吃水果,蔬菜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劳逸结合,适当活动,注意休息,缓解期保证充足的睡眠。

临床辨治注意三个方面:

首先,应以通为补,通补结合;

其次,活血化瘀法的应用,但不能一味地活血化瘀

最后,芳香温通药的使用:研究证实,芳香温通类药大多含有挥发油,可解除冠脉痉挛,增加冠脉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同时对血液流变性,心肌收缩力均有良好的影响。“通”法包括芳香温通法如冠心苏合丸,麝香保心丸等,宣痹通阳法包括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活血通络法如血府逐瘀汤、丹参饮,冠心心二号等。临证可以加减养血活血药,鸡血藤、益母草等活血不伤正。

“补”法包括选用八珍汤等,温肾阳用仙灵脾,补肾阴用旱莲草等。

活血化瘀法应用同时要配益气,养阴,化痰,理气,养血活血配丹参、鸡血藤等,破血活血配乳香、没药等。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