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咋回事?

脾虚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阵型。

一般来讲,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者是久病体虚引起。脾有运化食物当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易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疏布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临床主要见症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经闭、带下、四肢逆冷、小儿多涎等。

分类病因,脾气虚,一般因饮食、劳倦过度,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引起。脾阳虚一般在脾气虚基础上发展而来,因为过食生冷寒凉或者过用寒凉的药物。气虚中气下陷,可以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脾不统血,一般会发生一些出血的病症,如鼻出血,肌肉渗血和崩漏等。

从临床实际来看,脾虚一般是脾阳虚和脾气虚比较常见。由于脾主运化水湿,当脾虚失去健运的功能,会导致水湿停留,造成本区标实之证。治疗上多健脾化湿,可用四君子汤来健脾补气,用理中汤来温脾健运。

一般平时宜吃一些补脾益气,醒脾开胃的食品,比如说粳米、锅巴、薏米、山药、扁豆等,“焦香入胃”,所以一些炒制焦香的食物有健脾开胃的功能,容易消化。忌食一些寒凉容易伤脾气食物,如苦瓜、黄瓜、冬瓜、芹菜等等。同时要忌食一些味厚滋腻,容易碍着脾气运化的食品,如鸭肉、猪肉、甲鱼肉、牡蛎、牛奶等。

胃虚寒的食疗可用葱、姜、蒜、胡椒等;脾胃虚弱,可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脾虚气滞可用陈皮理气。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