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减肥看哪个科室
肥胖,涉及到多个临床科室,属于一种代谢性的疾病,常与“三高”,或者是先天禀赋,或者是活动过少,以及饮食,缺少运动等有关系。首先建议减肥,中医可以看中医内科,或者是可以用针灸穴位埋线减肥的方法来治疗。中医内科认为,肥胖的病机为胃强脾弱,酿生痰湿,导致气郁,血瘀,内热壅塞,病位主要在脾胃以及肌肉,但是与肾气虚衰关系密切,并可涉及五脏。
本病有虚实之不同,但总体上是实多虚少,临床病机之间的转化,常有三种情况:一,是虚实之间的转化;二,是各种病理产物之间的转化;三,是肥胖病变日久常变生他病,常易合并消渴,头痛,眩晕,胸痹,中风,胆胀,痹证等。
中医内科辨证治疗分为以下证型:
一,胃热火郁证,白虎汤和小承气汤,清胃泻火,佐以消导。
二,痰湿内盛证,化痰利湿,理气消脂,导痰汤和四苓散。
三,气郁血瘀证,理气解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四,脾虚不运证,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参苓白术散和防己黄芪汤加减。
五,脾肾阳虚证,补益脾肾,温阳化气,真武汤和苓桂术甘汤加减。
肥胖,早期综合治疗可获痊愈,但非药物的治疗方法,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否则极易复发,久胖者降体重较为困难,最终并见胸痹,消渴,眩晕,水肿等多种病症。本病重在预防,肥胖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其关键是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忌食肥甘厚味,辛香燥烈等高热量食物,以清淡、低脂、低盐饮食,坚持长期有规律运动,包括走路,跑步,游泳,打球,登山,打太极,跳绳等,长期肥胖,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病证结合有助于提高疗效,研究表明,具有减肥作用的中药有何首乌,荷叶,茶叶,菟丝子,枸杞子,玉竹,地黄,山楂,莱菔子,栀子,防己,泽泻,赤小豆,薏苡仁,猪苓,茯苓,柴胡,菊花等等。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