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咽干中医怎么辩证
如果是口渴、咽干、鼻干唇燥,发于秋季,多因燥邪伤津。如果是口干、咽干,喜冷饮,壮热面赤,汗出心烦,小便短黄,属里热炽盛,耗伤津液。
如果是口干、咽干、多饮、小便量多、多食易饥、身体消瘦,属消渴病。
大量出汗,发汗太过,剧烈吐泻,利尿太过,也会导致口干、咽干、多喝水。
外感热病,出现口干、咽干、微渴、咽痛、恶寒、发热,为风热表证。
口干、咽干而不多饮,在温病同时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质红绛,为营分证。
口干、咽干而不欲饮,见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属于阴虚证。
口干、咽干而不多饮,见身热不扬、头身困重,属湿热证。
口干、咽干、喜热饮、饮入不多、水入即吐,属于痰饮病。
此外,口干、咽干,但欲漱水而不欲咽,见舌质青紫,为血瘀。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