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脾胃虚弱怎样调理?
小孩的脾胃虚弱,通常可采用健脾益气法,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虚不足的小儿,如患婴儿泄泻,疳积以及病后体虚等等,常用方剂如七味白术散,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单味淮山药粉调服,有良好的健脾止泻作用,为儿科临床常用的药;气虚与脾虚关系密切,治气虚是多从健脾着手,健脾时多借助补气,所以常配合使用。另外,小儿脾胃薄弱,若饮食不节,恣食无度,脾胃运化无权,轻则呕吐泄泻,厌食,腹痛,重则为积,为疳,影响生长发育,常用药物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消乳丸,鸡内金粉等,以消食导滞药物中,麦芽能消乳积,山楂消肉积,六曲单化谷食积滞,莱菔子消麦面之积。
小孩疾病的治疗大法与成人基本上相同,但是由于小孩生理和病理上的特点,所以在药物剂量,药物选择,给药方法和各种疗法的运用方法上有许多特点。
治疗小儿疾病的方法有很多,有内治法、外治法、推拿法、捏脊法、刺四缝疗法、割治疗法、拔罐疗法等等,这些疗法根据儿科特点,针对不同疾病,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适当选用适合病情需要的有效疗法,才能达到祛除病邪,调整阴阳,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首先是治疗要及时正确和谨慎,小儿属稚阴稚阳,病情变化快,易虚易实,因此争取时间,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其次要中病即止,小儿机体柔弱,药物反应灵敏,所以对于大苦,大寒,大清,大热和有毒功攻伐之品,需要注意,苦寒能削弱生发之气,辛热耗阴,攻伐引起气阴亏损,所以,中病即止。
此外,在儿科剂型,中药的煎服方法和儿科用药剂量方面,需与成人区别对待。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