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鼻塞疾病多,如何鉴别诊治?



2015-07-26 医学界儿科频道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小儿急性鼻炎    

  小儿急性鼻炎一般是由“感冒”、“伤风”引起,系由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鼻黏膜炎症,常可延及鼻窦或鼻咽部,传染性强。在秋冬或冬春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较大时易发病。尤其是疲劳,作息时间紊乱,体弱,偏食,营养不平衡,腺样体肥大的儿童更易发生。病程一般7—10天。

  临床表现 发病时小儿全身症状相对较重,多有高热,甚至惊厥,常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自觉鼻腔干燥,继之出现鼻塞,夜间较重。喷嚏,1—3个/次;鼻涕增多,初为水样,后变为黏脓性。

  初期鼻黏膜广泛充血、干燥,以后鼻黏膜肿胀,鼻道内有水样或黏液样、黏脓样分泌物。咽部也可充血。

  诊断 根据病史和鼻部检查确诊不难,但要注意与其他传染病的前期症状相鉴别。

  治疗 ①全身治疗:多饮水,食物清淡,注意休息;早期应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金刚烷胺等;当体温>38.5℃可用美林、泰诺林等解热镇痛药;如伴有严重细菌感染时,应及时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给予中药制剂如辛芩颗粒、德众鼻炎片。②局部治疗:改善鼻腔通气,以利引流。0.5%麻黄素液滴鼻(不宜>7天),德众鼻炎滴剂1喷/鼻,2次/日(不宜>7天)。

  在冬春多发季节,可用姜糖大枣汤(生姜10g,大枣10g,红糖70g)水煎服,以达到预防的目的。小儿患急性鼻炎后避免捏紧双侧鼻孔用力擤鼻,以防脓涕进入鼻窦及耳咽管继发鼻窦炎及中耳炎。小儿抵抗力差,急性鼻炎时易继发下呼吸道感染,应注意保暖和加强观察。

小儿过敏性鼻炎    

  小儿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吸入外界过敏性抗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鼻黏膜充血的疾病。变应原是诱发本病的直接原因,患儿多为易感个体,即特应性体质。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有植物花粉、尘螨、屋尘、真菌、动物皮屑、羽绒等;食物性变应原包括牛奶、鱼虾、鸡蛋、水果等。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有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涕倒流、夜间突然咳嗽等。与感冒不同的是,过敏性鼻炎一般是在气候改变、早上起床或空气中有粉尘时发作,发作一般只持续10—20分钟,一天之中可能间歇出现。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发病持续数周,季节一过则症状缓解,不治而愈。次年可于相同季节再次发作。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症状较轻,发作时间不定,常在打扫房间、整理被褥、闻到霉味、接触宠物时发作。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做如下检查:①一般检查:鼻塞,鼻黏膜水肿、苍白,鼻腔内有水样或黏液样分泌物,鼻甲肿大,眼睑肿胀,结膜充血。②特殊检查:主要是过敏原皮肤试验。

  治疗 ①避开过敏原。②药物治疗:由于服用简便,效果明显,是治疗本病的首选。a.抗组胺药:氯雷他定口服;b.减充血剂,0.5%麻黄素液滴鼻(不宜>7天);c.肾上腺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气雾剂喷鼻(>2岁应用)。③特异性免疫治疗。

儿童鼻窦炎    

  儿童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与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不容易区别,但是如果感冒1周后仍不缓解,而且黄脓涕不断,需考虑鼻窦炎。小儿因为不会擤鼻,鼻涕较多时还可经鼻腔后部流到口腔内引起咳嗽。由于很多小儿同时合并腺样体肥大等疾病,因此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故鼻窦炎可反复发作。额窦和蝶窦一般在2—3岁后才开始发育,故受累较迟。

  临床表现 ①急性鼻窦炎:早期症状与急性鼻炎或感冒相似,但全身症状较成人明显。除鼻塞、脓涕多外,可有发热、脱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拒食,甚至抽搐等表现。同时伴有咽痛、咳嗽,也可伴发急性中耳炎、鼻出血等,较大儿童可能主诉头痛或一侧面颊疼痛。

  ②慢性鼻窦炎:主要表现间歇性或经常性鼻塞、黏液性或黏脓性鼻涕,病重者可表现出精神不振、记忆力差、胃纳差、体重下降或低热。可能伴有腺样体肥大、慢性中耳炎、贫血、风湿病、关节痛、感冒、胃肠或肾脏疾病等全身性疾病。长期鼻塞和张口呼吸,可导致患儿颌面部、胸部以及智力等发育不良。

  ③鼻腔及局部检查:急性鼻窦炎时,鼻窦邻近软组织的红、肿、压痛及鼻涕倒流入咽部的现象较成人多见。鼻腔检查非常重要,可用小儿鼻镜做前鼻孔检查。急性鼻窦炎鼻腔黏膜呈急性充血、肿胀,鼻腔内蓄有大量脓涕,鼻涕倒流入咽部的现象较多见;慢性鼻窦炎则可见鼻前庭结痂,小儿下鼻甲肥大,收缩下鼻甲后检查,可见到中鼻道及嗅沟处有脓液积聚。

  诊断 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检查一般可以诊断,但是儿童鼻窦炎由于症状不明显,患儿不会诉说,并且检查时不配合,因此,在诊断方面较成人困难。

  对于小儿患感冒>1周,经治疗全身症状改善较明显,鼻塞、流涕等症状未见减轻反而加重,鼻塞及黄脓涕增加者,应考虑有鼻窦炎的可能。

  鼻窦CT扫描对于诊断儿童鼻窦炎有较好的价值。

  治疗

  儿童鼻窦炎常常不是一个孤立的疾病,急性者常以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出现,但症状和体征比“上感”更为严重。慢性者常伴有邻近器官的病变,如中耳炎、腺样体肥大、哮喘及支气管炎等。

  急性鼻窦炎 ①应及早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及抗过敏反应的药物。②鼻腔局部应用鼻黏膜收缩剂和糖皮质激素以利鼻腔和鼻窦通气引流。③注意休息和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合并有并发症者,则应同时治疗。

  慢性鼻窦炎 ①在一般治疗的同时,尚可考虑给予鼻窦置换法。亦可辅以物理疗法。特应性体质者可结合抗变态反应疗法。②儿童鼻窦炎经适当治疗后大多可以康复。鼻涕黏稠者,可用仙璐贝、桃金娘油等。必要时手术治疗。有腺样体肥大伴有鼻窦炎的患儿,应先做腺样体切除术,术后鼻窦炎常常更易治疗。

鼻前庭湿疹     

  鼻前庭湿疹是发生在鼻前庭的一种皮肤损害,可蔓延至鼻翼、鼻尖及上唇等处皮肤,瘙痒较剧,多见于儿童,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临床表现 急性湿疹以局部渗液、瘙痒及烧灼感为主要症状,时有疼痛;慢性湿疹表现为明显鼻瘙痒,患儿经常以手挖鼻。检查见鼻前庭皮肤增厚、浸润或皲裂,表面粗糙,覆以少许糠皮样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境界一般清楚,病变大多局限。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皮疹形态及病程诊断。急性者有渗出,慢性者有浸润肥厚或皲裂,常反复发作,瘙痒较剧。一般无需特殊检查。

  治疗 ①全身治疗:抗过敏药对减轻瘙痒症状有一定效果,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也可使用10%葡萄糖酸钙10 ml缓慢静脉注射,1次/日。②局部治疗:可选用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油外涂;亚急性湿疹,可选用氧化锌糊剂或皮炎平,2——3次/日外涂;慢性湿疹,以软膏剂型为主,当湿疹继发感染时,选用皮康霜、复方康纳乐霜、派瑞松,必要时选用有效抗生素口服或肌内注射。

急性腺样体炎    

  腺样体亦称咽扁桃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6——7岁发育至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至成人则基本消失。

  临床表现 急性腺样体炎患儿常突起发热,体温高达40℃,鼻塞严重,用口呼吸,哺乳困难,如并发咽炎则有吞咽痛。炎症若延向两侧咽鼓管咽口,可有耳内闷胀、耳痛、听力减退等;感染严重者,可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治疗 ①患儿应卧床休息,多饮水。②高热可予以退热剂。③症状较重者可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防止并发症发生。④局部用0.5%麻黄素地塞米松滴鼻液滴鼻(不宜>7天)。

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系咽扁桃体增生,儿童腺样体肥大常属生理性,婴儿出生时鼻咽部即有淋巴组织,并随年龄增长而增生,6岁时即达最大程度,以后逐渐退化。当其影响全身健康或邻近器官时,才称腺样体肥大。

  症状

  局部症状 儿童因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出现耳鼻咽等相应症状。表现为睡眠时张口呼吸,舌根后坠常有鼾声,夜寐不宁;鼻分泌多,说话时有闭塞性鼻音,语音含糊;因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障碍,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列不整,上切牙外露,唇厚,面部缺乏表情,有痴呆表现,形成“腺样体面容”;吞咽与呼吸之间共济运动失调,常发生呛咳,分泌物下流刺激呼吸道黏膜,易患气管炎;也因咽鼓管受阻易引起非化脓性中耳炎致吸力减退,鼓膜内陷。

  全身症状 常有全身营养及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反射性神经症,如表情迟钝,胸闷不安,肺扩张不好,日久致鸡胸或扁平胸,少数患儿由于慢性鼻塞,长期缺氧而出现肺心病,甚至引发急性心衰。

  诊断 根据病史,对于合作的儿童应用鼻内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即可作出诊断。对于不合作的幼儿拍鼻咽部侧位X线片、鼻咽部CT或MR扫描,在鼻咽部自然对比下,能清晰显示腺样体增大程度及气道受阻情况而作出诊断。

  治疗 手术切除腺样体,可在行扁桃体手术同时切除,或单独进行,不宜手术者可考虑放射疗法。

相关医生 更多